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 TiO_2光催化剂简介 | 第14-17页 |
2.1.1 TiO_2的结构 | 第14页 |
2.1.2 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反应机理 | 第14-15页 |
2.1.3 TiO_2在光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1.3.1 非金属掺杂 | 第16页 |
2.1.3.2 金属掺杂 | 第16-17页 |
2.1.3.3 染料敏化 | 第17页 |
2.1.3.4 半导体耦合 | 第17页 |
2.2 Keggin型过渡金属取代杂多化合物 | 第17-20页 |
2.2.1 Keggin型过渡金属取代杂多配合物的结构 | 第17-18页 |
2.2.2 Keggin型缺位杂多酸盐的性质 | 第18页 |
2.2.3 Keggin型过渡金属取代杂多酸盐的性质 | 第18-19页 |
2.2.4 Keggin型过渡金属取代的磷钨酸盐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Keggin型铁取代杂多酸盐/TiO_2纳米膜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0-34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3.2.1 试剂 | 第20-21页 |
3.2.2 仪器和方法 | 第21页 |
3.2.3 PW11Fe/TiO_2纳米膜的制备 | 第21-22页 |
3.2.4 PW11Fe/TiO_2纳米膜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3页 |
3.3.1 PW11Fe/TiO_2纳米催化剂的表征 | 第22-25页 |
3.3.1.1 UV-vis光谱表征 | 第22-23页 |
3.3.1.2 IR光谱表征 | 第23-24页 |
3.3.1.3 XRD表征 | 第24页 |
3.3.1.4 SEM表征和TEM表征 | 第24-25页 |
3.3.2. PW11Fe/TiO_2纳米膜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 | 第25-30页 |
3.3.2.1 甲醇淬灭实验以及COD值的测量 | 第27-28页 |
3.3.2.2 焙烧温度对PW11Fe/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28页 |
3.3.2.3 PW11Fe含量对PW11Fe/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2.4 溶液p H对PW11Fe/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3.3.2.5 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 | 第29-30页 |
3.3.3 PW11Fe/TiO_2纳米膜可见光催化降解NB | 第30-33页 |
3.3.3.1 电子顺磁实验及TOC值的测量 | 第31页 |
3.3.3.2 焙烧温度及溶液p H对PW11Fe/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3 NB初始浓度对PW11Fe/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3.3.3.4 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Keggin型铜取代杂多酸盐/TiO_2纳米膜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4-44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4.2.1 试剂 | 第34-35页 |
4.2.2 仪器和方法 | 第35页 |
4.2.3 PW11Cu/TiO_2纳米膜的制备 | 第35-36页 |
4.2.4 PW11Cu/TiO_2纳米膜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4.3.1 PW11Cu/TiO_2纳米膜的表征 | 第36-40页 |
4.3.1.1 UV-vis光谱与拉曼光谱 | 第36-37页 |
4.3.1.2 热稳定性分析 | 第37-38页 |
4.3.1.3 IR光谱表征 | 第38页 |
4.3.1.4 XRD表征 | 第38-39页 |
4.3.1.5 SEM表征和TEM表征 | 第39-40页 |
4.3.2 PW11Cu/TiO_2纳米膜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MB | 第40-43页 |
4.3.2.1 降解过程中COD、TOC值的测量 | 第40-41页 |
4.3.2.2 焙烧温度对PW11Cu/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4.3.2.3 PW11Cu含量对PW11Cu/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2.4 溶液p H对PW11Cu/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4.3.2.5 循环实验 | 第42-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Keggin型铬取代杂多酸盐/TiO_2纳米膜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4-54页 |
5.1 引言 | 第4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5.2.1 试剂 | 第44-45页 |
5.2.2 仪器和方法 | 第45页 |
5.2.3 PW11Cr/TiO_2纳米膜的制备 | 第45页 |
5.2.4 PW11Cr/TiO_2纳米膜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5-4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5.3.1 PW11Cr/TiO_2纳米膜的表征 | 第46-49页 |
5.3.1.1 UV-vis光谱 | 第46-47页 |
5.3.1.2 IR光谱 | 第47-48页 |
5.3.1.3 XRD表征 | 第48页 |
5.3.1.4 SEM和TEM表征 | 第48-49页 |
5.3.2 PW11Cr/TiO_2纳米膜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 | 第49-53页 |
5.3.2.1 甲醇淬灭实验以及COD值的测量 | 第50-51页 |
5.3.2.2 焙烧温度对PW11Cr/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5.3.2.3 PW11Cr含量对PW11Cr/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4 溶液p H对PW11Cr/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5.3.2.5 循环使用实验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Keggin型锰取代杂多酸盐/TiO_2纳米膜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4-62页 |
6.1 引言 | 第54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6.2.1 试剂 | 第54-55页 |
6.2.2 仪器和方法 | 第55页 |
6.2.3 PW11Mn/TiO_2纳米膜的制备 | 第55页 |
6.2.4 PW11Mn/TiO_2纳米膜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6.3.1 PW11Mn/TiO_2纳米膜的表征 | 第56-58页 |
6.3.1.1 UV-vis光谱 | 第56-57页 |
6.3.1.2 IR光谱 | 第57页 |
6.3.1.3 XRD表征 | 第57-58页 |
6.3.1.4 SEM和TEM表征 | 第58页 |
6.3.2 PW11Mn/TiO_2纳米膜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 | 第58-61页 |
6.3.2.1 焙烧温度对PW11Mn/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6.3.2.2 PW11Mn含量对PW11Mn/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0页 |
6.3.2.3 溶液p H对PW11Mn/TiO_2纳米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60页 |
6.3.2.4 降解过程中TOC值的测量 | 第60-61页 |
6.3.2.5 催化剂循环使用实验 | 第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机理解释 | 第62-66页 |
7.1 PW11M和TiO_2的相互作用 | 第62页 |
7.2 PW11M/TiO_2纳米膜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