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金属切割及设备论文--等离子弧切割及设备论文

基于MFC的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厚板等离子切割研究综述第12-19页
        1.2.1 厚板等离子弧切割约束方法第12-14页
        1.2.2 厚板等离子切割工艺研究第14-15页
        1.2.3 厚板等离子切割机理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4 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关键技术第16-19页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总体设计第21-32页
    2.1 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方案设计第21-23页
        2.1.1 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结构第21-22页
        2.1.2 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工作流程第22-23页
    2.2 等离子切割电源系统总体方案第23-30页
        2.2.1 等离子切割电源系统性能分析第24-26页
        2.2.2 等离子切割电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6页
        2.2.3 等离子切割控制柜设计第26-30页
    2.3 基于MFC的控制面板总体方案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等离子切割电源的数字化实现第32-48页
    3.1 数字化等离子切割电源整体结构第32-33页
    3.2 电源主电路设计分析第33-37页
        3.2.1 功率电路设计第33-36页
        3.2.2 软启动电路设计第36-37页
    3.3 电源控制电路设计第37-44页
        3.3.1 STM32主控系统第37-38页
        3.3.2 故障检测电路第38-41页
        3.3.3 逆变驱动电路第41-42页
        3.3.4 信号采集电路第42-44页
    3.4 电源控制程序设计分析第44-47页
        3.4.1 波形控制程序及控制策略分析第44-46页
        3.4.2 故障检测中断保护程序设计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数字化并联均流控制策略研究第48-57页
    4.1 并联均流基本原理第48-49页
    4.2 单台电源数字化均流控制策略第49-54页
        4.2.1 均流方法分析第49-53页
        4.2.2 数字化并联均流控制策略设计第53-54页
    4.3 多台电源间基于CAN总线均流控制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基于MFC的协同控制系统方案研究第57-74页
    5.1 基于MFC的协同控制方案设计第57-59页
        5.1.1 MFC程序控制第57-58页
        5.1.2 协同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第58-59页
    5.2 MFC控制面板界面设计第59-63页
        5.2.1 整体功能设计第60页
        5.2.2 切割电源控制模块第60-62页
        5.2.3 机器人控制模块第62-63页
    5.3 MFC程序控制软件设计第63-68页
        5.3.1 系统CAN通信第63-64页
        5.3.2 切割电源控制第64-65页
        5.3.3 机器人运动控制第65-66页
        5.3.4 切割系统协同控制第66-68页
    5.4 系统CAN总线通信研究第68-72页
        5.4.1 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设计第68-71页
        5.4.2 系统CAN总线延时分析第71-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厚板切割试验第74-89页
    6.1 试验平台搭建第74-75页
    6.2 单台等离子切割电源测试第75-80页
        6.2.1 整机波形测试第75-77页
        6.2.2 整机性能测试第77-80页
    6.3 厚板等离子切割系统测试第80-82页
        6.3.1 系统并联输出均流度测试第80-81页
        6.3.2 系统软启动测试第81-82页
    6.4 厚板等离子切割工艺试验第82-88页
        6.4.1 系统均流算法的影响第82-84页
        6.4.2 30 mm厚板切割工艺试验第84-86页
        6.4.3 40 mm厚板切割工艺试验第86-88页
    6.5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附件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54镁合金超声微弧氧化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两步拉伸的应变路径变化对TRIP钢力学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