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8-9页 |
1.3 研究的目 | 第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4.1 研究的学术意义 | 第9-10页 |
1.4.2 研究的实用意义 | 第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7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概况 | 第11-18页 |
1.7.1 人人网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1.7.2 微信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2 移动社交网络概述 | 第18-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高频词”概念 | 第18页 |
2.1.2 移动社交网络 | 第18-19页 |
2.1.3 移动社交应用 | 第19-20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1 六度分割理论 | 第20页 |
2.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弱连接的强度理论 | 第21页 |
2.3 我国移动社交网络发展概况 | 第21-27页 |
2.3.1 兴起和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2.3.2 发展现状 | 第23-27页 |
3 微信和人人网的对比研究 | 第27-51页 |
3.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27-28页 |
3.1.1 微信概况 | 第27页 |
3.1.2 人人网概况 | 第27-28页 |
3.2 功能对比 | 第28-35页 |
3.2.1 微信和人人网功能对比详情 | 第28-33页 |
3.2.2 微信和人人网功能对比总结 | 第33-35页 |
3.3 用户使用情况的对比 | 第35-51页 |
3.3.1 概念 | 第35-36页 |
3.3.2 定性研究——用户访谈 | 第36-38页 |
3.3.3 定量研究——问卷调查 | 第38-47页 |
3.3.4 对比与分析 | 第47-51页 |
4 策略分析 | 第51-56页 |
4.1 人人网加入移动社交大战应对策略 | 第51-53页 |
4.1.1 明确定位,增强创新能力 | 第51页 |
4.1.2 打造真实的综合性校园社交平台 | 第51-52页 |
4.1.3 增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重视用户体验 | 第52页 |
4.1.4 多元化盈利模式,“本地”和“移动”融合发展 | 第52-53页 |
4.2 微信保留移动社交首席突围之道 | 第53-56页 |
4.2.1 加强规范化管理,重视用户体验感 | 第53-54页 |
4.2.2 打造领先的综合性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核心社交功能 | 第54页 |
4.2.3 开启全方位合作模式,开发优质多样的第三方应用 | 第54-55页 |
4.2.4 做好大数据管理,为用户提供精准营销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B 用户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C 微信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D 人人网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