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高速远程滑坡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5页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5-16页 |
1.3 滑坡涌浪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6-20页 |
1.3.1 经验公式法研究成果 | 第16-17页 |
1.3.2 模型试验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1.3.3 数值模拟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数值方法原理 | 第22-42页 |
2.1 DAN-W数值方法 | 第22-25页 |
2.1.1 等效流体假设 | 第22页 |
2.1.2 DAN-W数值求解方法 | 第22-25页 |
2.2 FLUENT模拟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2.2.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第25-27页 |
2.2.2 湍流模型 | 第27-30页 |
2.2.3 多相流VOF(Volume of Fluid)模型 | 第30-31页 |
2.2.4 FLUENT动网格模型 | 第31-32页 |
2.2.5 滑坡涌浪模型 | 第32-33页 |
2.3 FLUENT二维物理模型验证 | 第33-41页 |
2.3.1 滑块运动规律 | 第33-36页 |
2.3.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2.3.3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鸡冠岭滑坡-碎屑流数值模拟研究 | 第42-60页 |
3.1 概述 | 第42-43页 |
3.2 鸡冠岭地质环境条件 | 第43-46页 |
3.2.1 地形特征 | 第43-44页 |
3.2.2 地层岩性 | 第44-45页 |
3.2.3 人类工程活动 | 第45-46页 |
3.3 鸡冠岭滑坡-碎屑流特征及成因 | 第46-51页 |
3.3.1 鸡冠岭滑体特征 | 第46-47页 |
3.3.2 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 第47-48页 |
3.3.3 鸡冠岭滑坡-碎屑流成因 | 第48-51页 |
3.4 鸡冠岭滑坡-碎屑流DAN-W数值模拟 | 第51-55页 |
3.4.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3.4.2 计算模型分析 | 第52-55页 |
3.5 鸡冠岭滑坡-碎屑流涌浪数值模拟 | 第55-59页 |
3.5.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56页 |
3.5.2 参数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3.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福泉小坝滑坡数值模拟研究 | 第60-76页 |
4.1 概述 | 第60-61页 |
4.2 福泉地质条件概况 | 第61-62页 |
4.2.1 滑坡堆积体 | 第61页 |
4.2.2 地质构造 | 第61页 |
4.2.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61-62页 |
4.3 福泉滑坡灾害特征及成因 | 第62-65页 |
4.3.1 滑坡体特征 | 第62页 |
4.3.2 滑坡体运动过程 | 第62-64页 |
4.3.3 滑体堆积体特征 | 第64页 |
4.3.4 滑坡成因分析 | 第64-65页 |
4.4 福泉小坝滑坡DAN-W模拟 | 第65-67页 |
4.4.1 DAN-W模型建立与选取 | 第65-66页 |
4.4.2 DAN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4.5 福泉小坝滑坡涌浪FLUENT模拟 | 第67-74页 |
4.5.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68页 |
4.5.2 参数选取及网格划分 | 第68-69页 |
4.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基于FLUENT三维滑坡涌浪数值模拟 | 第76-86页 |
5.1 概述 | 第76页 |
5.2 物理模型 | 第76-78页 |
5.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第78-79页 |
5.4 模拟试验结果验证及分析 | 第79-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