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方法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6-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6-21页
        1.1.1 我国处于城镇化的特殊发展时期第16-17页
        1.1.2 山地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第17-19页
        1.1.3 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和目标第19-21页
    1.2 相关研究概念及范围界定第21-24页
        1.2.1 山地第21-22页
        1.2.2 小城镇第22-23页
        1.2.3 山地小城镇更新第23-24页
    1.3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1.3.1 选题的研究目的第24页
        1.3.2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 相关研究现状第25-27页
        1.4.1 对山地环境及山地城市设计领域的相关研究第25-26页
        1.4.2 对山地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第26-27页
    1.5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7-30页
        1.5.1 研究思路第27-28页
        1.5.2 研究方法第28页
        1.5.3 研究框架第28-30页
2 关于山地小城镇的发展背景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第30-46页
    2.1 山地小城镇的形成研究第30-34页
        2.1.1 山地小城镇的历史形成研究第30-31页
        2.1.2 山地小城镇的选址分布研究第31-32页
        2.1.3 山地小城镇的分类研究第32-34页
    2.2 山地小城镇自然特征研究第34-36页
        2.2.1 地理环境特点研究第34-35页
        2.2.2 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研究第35-36页
    2.3 山地小城镇布局形态特征研究第36-46页
        2.3.1 山地小城镇内在聚落布局形态第36-38页
        2.3.2 山地小城镇外在聚落布局形态第38-41页
        2.3.3 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研究第41-46页
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方法的体系构建第46-72页
    3.1 川渝山地小城镇建设现状的主要问题第46-64页
        3.1.1 产业结构单一亟待转型第46-50页
        3.1.2 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第50-54页
        3.1.3 山水景观格局破碎,城镇空间布局单一第54-57页
        3.1.4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交通系统建设无序第57-59页
        3.1.5 公共空间的缺失与不足第59-61页
        3.1.6 建筑形态混乱,历史文脉缺失第61-64页
    3.2 将城市设计手法介入到山地小城镇更新中第64-65页
        3.2.1 城市设计相比于城市规划第64页
        3.2.2 将城市设计应用于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的必要性和针对性第64-65页
    3.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的要素第65-72页
        3.3.1 城乡统筹对于山地小城镇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机遇第65页
        3.3.2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原则第65-68页
        3.3.3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方法构建第68-72页
4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山地小城镇更新设计方法研究第72-94页
    4.1 山地小城镇的空间格局构建与重组第72-79页
        4.1.1 以自然要素控制空间,保持天然轮廓第72-75页
        4.1.2 加强绿色生态网络,重构山水景观格局第75-76页
        4.1.3 加快农业产业空间与格局转型第76-79页
    4.2 山地小城镇的内部空间和资源整合第79-89页
        4.2.1 整合土地资源第79-82页
        4.2.2 梳理街道空间体系第82-87页
        4.2.3 营造公共空间第87-88页
        4.2.4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功能复合化配置第88-89页
    4.3 山地小城镇的风貌和地域性保护第89-94页
        4.3.1 传承传统文脉,注重风貌在地性第89-91页
        4.3.2 建筑公共界面控制第91-94页
5 案例分析: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核心区更新设计综述第94-104页
    5.1 项目概况第94-97页
        5.1.1 项目背景第94-95页
        5.1.2 现状概述第95-97页
        5.1.3 更新设计目标第97页
    5.2 隆盛镇核心区更新设计方法第97-104页
        5.2.1 更新设计原则第97-98页
        5.2.2 总体结构设计第98页
        5.2.3 景观格局设计第98-99页
        5.2.4 绿地系统网络化设计第99-100页
        5.2.5 生态廊道保护与设计第100页
        5.2.6 交通系统设计第100-101页
        5.2.7 公共空间营造第101-102页
        5.2.8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第102-103页
        5.2.9 建筑公共界面风貌控制第103-10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4-108页
    6.1 总结与结论第104-10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05-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附录第114-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村镇地区空气源热泵毛细管辐射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下一篇:健康导向下适宜步行的大理海东山地位区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