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水体磷污染 | 第9-10页 |
1.3 污水除磷的方法 | 第10-13页 |
1.3.1 化学法除磷 | 第10-11页 |
1.3.2 生物法除磷 | 第11-12页 |
1.3.3 吸附法除磷 | 第12-13页 |
1.4 水体重金属污染 | 第13-16页 |
1.4.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1.4.2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 第14-15页 |
1.4.3 水体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15-16页 |
1.5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 第16-20页 |
1.5.1 化学沉淀法 | 第16-18页 |
1.5.2 离子交换法 | 第18-19页 |
1.5.3 膜分离法 | 第19页 |
1.5.4 生物处理法 | 第19-20页 |
1.5.5 吸附法 | 第20页 |
1.6 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 | 第20-22页 |
1.6.1 多孔吸附材料 | 第20-21页 |
1.6.2 无孔吸附材料 | 第21-22页 |
1.6.3 纳米吸附材料 | 第22页 |
1.7 磷石膏晶须的性质与应用 | 第22-24页 |
1.7.1 磷石膏晶须的性质 | 第22-24页 |
1.7.2 磷石膏晶须的应用 | 第24页 |
1.8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第2章 磷石膏晶须对磷的吸附 | 第26-37页 |
2.1 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3 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2.3.1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总磷 | 第26-28页 |
2.3.2 计算磷石膏晶须对磷的吸附量及去除率 | 第28页 |
2.4 pH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2.6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2.7 吸附等温线 | 第31-33页 |
2.8 吸附动力学 | 第33-35页 |
2.9 除磷机理分析 | 第35-36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磷石膏晶须对铅离子的吸附 | 第37-47页 |
3.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3 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3.3.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铅 | 第37-38页 |
3.3.2 计算磷石膏晶须对铅离子的吸附量及去除率 | 第38-39页 |
3.4 pH值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0页 |
3.6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7 吸附等温线 | 第41-43页 |
3.8 吸附动力学 | 第43-4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磷石膏晶须对铜离子的吸附 | 第47-57页 |
4.1 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4.3 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4.3.1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铜 | 第47-48页 |
4.3.2 计算磷石膏晶须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及去除率 | 第48-49页 |
4.4 pH值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6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51页 |
4.7 吸附等温线 | 第51-53页 |
4.8 吸附动力学 | 第53-5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