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 教学助理 | 第12页 |
(二) 助教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美国大学教学助理(TA)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3-18页 |
一、教学助理制度的产生:19 世纪70 年代~90 年代 | 第13页 |
二、教学助理制度的发展:19 世纪9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 | 第13-15页 |
三、教学助理制度的变革: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 第15-16页 |
四、美国大学教学助理制度历史演变动因 | 第16-18页 |
(一) 持久动力——研究生对经济资助的需求 | 第16页 |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 第16页 |
(三) 博士研究生新培养计划的建立 | 第16-17页 |
(四) 公众对大学教学质量的关注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美国大学教学助理管理制度 | 第18-25页 |
一、教学助理的选拔 | 第18-20页 |
(一) 管理人员及机构 | 第18-19页 |
(二) 选拔标准 | 第19-20页 |
二、工作时间、报酬、工作职责 | 第20-22页 |
(一) 工作时间、报酬 | 第20页 |
(二) 工作职责 | 第20-22页 |
三、评估 | 第22-23页 |
(一) 课后评估 | 第22页 |
(二) 学期期中评估 | 第22-23页 |
(三) 学期期末评估 | 第23页 |
四、影响教学助理的教学因素 | 第23-25页 |
(一) 国籍的影响 | 第23页 |
(二) 性别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三) 学科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美国大学教学助理培养制度 | 第25-29页 |
一、学期前的短期职前培训 | 第25页 |
二、师徒制 | 第25-27页 |
三、教学助理会议和活动 | 第27-28页 |
四、教学课程 | 第28页 |
五、课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美国大学教学助理(TA)制度案例研究 | 第29-37页 |
一、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教学助理制度 | 第29-31页 |
(一) 爱荷华州立大学简介 | 第29-30页 |
(二) 爱荷华州立大学国际留学生教学助理的培养 | 第30-31页 |
二、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助理制度 | 第31-37页 |
(一) 斯坦福大学简介 | 第31-32页 |
(二) 斯坦福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管理制度 | 第32-33页 |
(三) 斯坦福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培养制度 | 第33-37页 |
第五章 美国大学教学助理(TA)制度的特点和功能 | 第37-40页 |
一、美国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特点 | 第37-38页 |
(一) 不同学科、学校之间教学助理制度存在差异 | 第37页 |
(二) 教学助理制度的专业化 | 第37-38页 |
(三) 多种力量促进教学助理制度发展 | 第38页 |
二、美国大学教学助理制度的功能 | 第38-40页 |
(一) 对教学助理自身的影响 | 第38页 |
(二) 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三) 教学助理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师职前培训方式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