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松阳县茶产业投资基金运作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评述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产业投资基金相关理论及研究述评 | 第18-33页 |
第一节 产业金融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一、产业金融 | 第18页 |
二、产业投资基金 | 第18-19页 |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基本情况 | 第20-26页 |
一、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二、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 | 第21-26页 |
第三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具体运作 | 第26-30页 |
一、募资阶段 | 第26-28页 |
二、投资管理阶段 | 第28-29页 |
三、退出阶段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运作分析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松阳县设立茶产业投资基金的背景分析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松阳县茶产业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一、松阳县基本情况 | 第33页 |
二、松阳县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松阳县设立茶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 第35-37页 |
一、茶产业发展对资本的渴求 | 第35页 |
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需求 | 第35-36页 |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 第36页 |
四、主动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松阳县设立茶产业投资基金的优势 | 第37-40页 |
一、茶产业发展优势 | 第37页 |
二、较为完善的茶叶交易市场 | 第37-38页 |
三、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机遇 | 第38页 |
四、特色小镇发展机遇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松阳县茶产业投资基金设计 | 第40-51页 |
第一节 松阳县茶产业投资基金的募资阶段 | 第40-42页 |
一、基金募集方式 | 第40-41页 |
二、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41-42页 |
三、基金的运作方式 | 第42页 |
第二节 松阳县茶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管理阶段 | 第42-48页 |
一、基金投资流程 | 第42-43页 |
二、基金投资决策 | 第43页 |
三、基金投资目标 | 第43-44页 |
四、基金投资领域 | 第44页 |
五、基金投后管理 | 第44页 |
六、拟投资项目 | 第44-48页 |
第三节 松阳县茶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阶段 | 第48-51页 |
一、IPO退出和新三板退出 | 第48页 |
二、股权转让退出 | 第48-49页 |
三、清算退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基于风险视角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第一节 基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 第51-54页 |
一、基金募资阶段问题和风险 | 第51-52页 |
二、基金投资管理阶段问题和风险 | 第52-54页 |
三、基金退出阶段问题和风险 | 第54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54-57页 |
一、寻找新的战略投资者 | 第54页 |
二、公开选聘基金管理人 | 第54-55页 |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5页 |
四、合理设置合伙协议 | 第55页 |
五、发挥各出资人的优势 | 第55-56页 |
六、非循环投资 | 第56页 |
七、LP回购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