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缘由 | 第9-12页 |
1.1.1 交通污染的含义 | 第9-10页 |
1.1.2 机动车成为城市交通污染产生的根源 | 第10-11页 |
1.1.3 城市交通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 第11页 |
1.1.4 昆明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空气质量逐年下降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1 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环境政策相关理论及国内外交通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20-27页 |
2.1 环境政策的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1.1 分权政策:责任法、产权和自愿行为 | 第20-22页 |
2.1.2 命令和控制性的环境政策:标准 | 第22-23页 |
2.1.3 激励型的环境政策:排污费和补贴 | 第23页 |
2.1.4 激励型的环境政策: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 | 第23-24页 |
2.2 国外的交通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2.2.1 美国交通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24-25页 |
2.2.2 欧洲交通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25页 |
2.2.3 其它发达国家交通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25页 |
2.3 国内的交通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25-27页 |
第3章 昆明市交通发展概况及交通污染状况 | 第27-41页 |
3.1 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7-30页 |
3.1.1 行政区划 | 第27-28页 |
3.1.2 城市人 | 第28-29页 |
3.1.3 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3.2 昆明市交通发展现状 | 第30-35页 |
3.2.1 城市道路交通概况 | 第30-32页 |
3.2.2 交通工具概况 | 第32-33页 |
3.2.3 人员出行特征 | 第33-35页 |
3.3 昆明市交通污染状况 | 第35-41页 |
3.3.1 空气污染状况 | 第35-38页 |
3.3.2 昆明市交通噪音污染 | 第38-40页 |
3.3.3 昆明市交通产生的其它污染 | 第40-41页 |
第4章 昆明城市交通污染的原因及控制的困境 | 第41-55页 |
4.1 昆明市城市交通污染的原因 | 第41-45页 |
4.1.1 经济水平 | 第41-43页 |
4.1.2 职住距离 | 第43-44页 |
4.1.3 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低 | 第44-45页 |
4.1.4 公众环保意识低 | 第45页 |
4.2 昆明城市交通污染控制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 第45-49页 |
4.2.1 昆明市现行的交通污染控制手段 | 第47页 |
4.2.2 昆明市交通污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 第47-49页 |
4.3 昆明城市交通污染控制存在的困境 | 第49-55页 |
4.3.1 城市布局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2 城市发展的交通需求 | 第51-53页 |
4.3.3 燃料成本 | 第53-54页 |
4.3.4 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成本 | 第54-55页 |
第5章 城市交通污染控制的措施与对策 | 第55-65页 |
5.1 交通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55-58页 |
5.1.1 交通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 第55-56页 |
5.1.2 交通污染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 第56-58页 |
5.2 昆明市城市交通污染控制的对策措施 | 第58-63页 |
5.2.1 交通污染税费政策 | 第59-61页 |
5.2.2 交通污染价格与补偿政策 | 第61-63页 |
5.2.3 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 第63页 |
5.2.4 科技创新 | 第63页 |
5.3 其它对策 | 第63-65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6.2 创新点与研究的不足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昆明市汽车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