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滤波器的综合设计和诊断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滤波器诊断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1 滤波器综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2 滤波器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综合理论 | 第12-36页 |
2.1 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函数 | 第12-15页 |
2.2 耦合矩阵综合 | 第15-20页 |
2.2.1 N阶耦合矩阵提取 | 第15-17页 |
2.2.2 N+2 阶耦合矩阵提取 | 第17-20页 |
2.3 常用拓扑结构的化简 | 第20-32页 |
2.3.1 折叠型耦合矩阵的化简 | 第22-24页 |
2.3.2 轮型耦合矩阵的化简 | 第24-25页 |
2.3.3 CT/CQ型耦合矩阵的化简 | 第25-32页 |
2.4 根据耦合矩阵确定滤波器物理尺寸 | 第32-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有耗带通滤波器的诊断 | 第36-48页 |
3.1 基于cauchy法S参数的提取 | 第36-37页 |
3.2 无载Q值的移除和提取 | 第37-39页 |
3.3 有耗带通滤波器诊断实例 | 第39-44页 |
3.3.1 三阶微带滤波器诊断1个零点 | 第39-40页 |
3.3.2 三阶腔体滤波器诊断无传输零点 | 第40-41页 |
3.3.3 四阶带通滤波器诊断测试结果 | 第41-43页 |
3.3.4 实例验证无载Q值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 有耗带通滤波器诊断指导滤波器优化设计 | 第44-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双通带滤波器综合设计和诊断 | 第48-58页 |
4.1 双通带滤波器的综合设计 | 第48-55页 |
4.1.1 综合设计理论 | 第48-50页 |
4.1.2 综合设计实例 | 第50-55页 |
4.2 有耗双通带滤波器的诊断 | 第55-57页 |
4.2.1 诊断理论 | 第55-56页 |
4.2.2 诊断实例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带阻滤波器的综合设计和诊断 | 第58-68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带阻滤波器的综合 | 第58-61页 |
5.3 带阻滤波器诊断 | 第61-67页 |
5.3.1 带阻滤波器S参数多项式提取 | 第61-63页 |
5.3.2 有耗带阻滤波器中无载Q值提取 | 第63-64页 |
5.3.3 带阻滤波器诊断实例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