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公信力 | 第19-20页 |
2.1.2 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安机关公信力建设的启示 | 第22页 |
2.3 我国公信力建设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基层公安机关公信力的现状 | 第24-25页 |
第4章 岳阳市华容县公安机关公信力现状实证分析 | 第25-37页 |
4.1 岳阳市华容县公安机关概况 | 第25-26页 |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4.2.1 公安机关执法效率较低 | 第27-28页 |
4.2.2 执法行为不规范,案件处理有失公平 | 第28-29页 |
4.2.3 服务意识较低 | 第29-30页 |
4.2.4 社会公众期望过高 | 第30-31页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4.4 原因探析 | 第33-37页 |
4.4.1 执法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 第34页 |
4.4.2 透明度不高,公众参与不够 | 第34-35页 |
4.4.3 执法主体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35-36页 |
4.4.4 社会投入和公众期待差距过大 | 第36-37页 |
第5章 我国基层公安机关公信力提升的对策 | 第37-43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5.1.1 公安机关角度 | 第37-38页 |
5.1.2 社会公众角度 | 第38页 |
5.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的启示 | 第38-43页 |
5.2.1 健全制度,科学执法 | 第39-40页 |
5.2.2 积极引导,警民沟通 | 第40页 |
5.2.3 深化理念,提高素养 | 第40-41页 |
5.2.4 公众参与,社会监督 | 第41-43页 |
第6章 研究不足与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I 岳阳市华容县公职人员组调查问卷 | 第47-50页 |
附录II 岳阳市华容县社会公众组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