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 第9-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0页 |
1.1 引言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36页 |
1.2.1 主动散热技术 | 第16-21页 |
1.2.2 被动散热技术 | 第21-32页 |
1.2.3 热界面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 第32-36页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40页 |
1.3.1 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第2章 新型高效LED用翅片式热管散热器 | 第40-74页 |
2.1 引言 | 第40-43页 |
2.2 实验系统 | 第43-45页 |
2.3 翅片式热管散热器的设计和性能测试 | 第45-50页 |
2.3.1 翅片式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特征 | 第45-46页 |
2.3.2 翅片式热管散热器与均热板散热性能对比实验 | 第46-47页 |
2.3.3 热阻分析 | 第47-49页 |
2.3.4 实验的误差分析 | 第49-50页 |
2.4 翅片形状的影响 | 第50-59页 |
2.4.1 翅片形状设计 | 第50-52页 |
2.4.2 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52-54页 |
2.4.3 数值模拟分析 | 第54-59页 |
2.5 倾角对热管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59-63页 |
2.5.1 倾角对矩形翅片热管散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2.5.2 倾角对新型翅片热管散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2.6 场协同理论分析 | 第63-68页 |
2.6.1 场协同理论 | 第63-65页 |
2.6.2 翅片外翻角度的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 | 第65-68页 |
2.7 热管数量及翅片材质的影响 | 第68-70页 |
2.8 环境温度的影响 | 第70-71页 |
2.9 输入功率对热管启动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2.10 结论 | 第72-74页 |
第3章 导热添加剂对硅脂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74-102页 |
3.1 引言 | 第74-75页 |
3.2 实验系统 | 第75-76页 |
3.3 纳米材料对导热硅脂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76-87页 |
3.3.1 实验材料的准备及实验过程 | 第76-78页 |
3.3.2 实验结果 | 第78-82页 |
3.3.3 实验误差分析 | 第82-83页 |
3.3.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3-87页 |
3.4 添加体积分数的影响 | 第87-100页 |
3.4.1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87-92页 |
3.4.2 实验结果和理论导热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92-99页 |
3.4.3 理论分析 | 第99-100页 |
3.5 结论 | 第100-102页 |
第4章 添加碳纳米管对硅脂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02-122页 |
4.1 引言 | 第102-103页 |
4.2 碳纳米管管壁数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4.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 | 第103-104页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6页 |
4.3 碳纳米管管壁数对硅脂热稳定性研究 | 第106-108页 |
4.3.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106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6-108页 |
4.4 多壁碳纳米管直径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4.4.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108-109页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09-110页 |
4.5 多壁碳纳米管长度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4.5.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110-111页 |
4.5.2 实验结果 | 第111-112页 |
4.5.3 理论分析 | 第112-113页 |
4.6 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功能化处理对硅脂导热性能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4.6.1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114页 |
4.6.2 实验结果 | 第114-117页 |
4.6.3 理论分析 | 第117-119页 |
4.7 接触压力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4.8 结论 | 第120-12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结论 | 第122-123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3-124页 |
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附表 | 第138-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