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再制造工程 | 第9-14页 |
1.1.1 再制造工程的概念与内涵 | 第9-11页 |
1.1.2 再制造工程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1.3 工程机械的再制造 | 第13-14页 |
1.2 热喷涂技术与耐磨涂层 | 第14-18页 |
1.2.1 热喷涂技术的原理 | 第14-15页 |
1.2.2 超音速火焰喷涂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3 热喷涂耐磨涂层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3 WC-Co 金属陶瓷涂层 | 第18-24页 |
1.3.1 WC-Co 材料性质和特点 | 第19-22页 |
1.3.2 WC-Co 涂层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与设备 | 第26-36页 |
2.1 废旧零件失效分析方法 | 第26页 |
2.2 涂层的制备 | 第26-3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6-29页 |
2.2.2 实验设备与工艺 | 第29-30页 |
2.3 涂层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0-32页 |
2.3.1 涂层的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 | 第30-31页 |
2.3.2 涂层孔隙率的测定 | 第31页 |
2.3.3 涂层的物相分析 | 第31-32页 |
2.4 涂层性能测试分析 | 第32-36页 |
2.4.1 涂层硬度的测试分析 | 第32页 |
2.4.2 涂层的断裂韧性 | 第32-33页 |
2.4.3 涂层的耐磨性能分析 | 第33页 |
2.4.4 涂层的结合强度测试 | 第33-35页 |
2.4.5 涂层纳米压痕测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工程机械再制造预处理 | 第36-53页 |
3.1 废旧产品的拆解 | 第36-41页 |
3.1.1 影响拆卸的因素和拆卸方式选择 | 第36-39页 |
3.1.2 拆卸实例 | 第39-41页 |
3.2 零部件的清洗 | 第41-44页 |
3.2.1 工程机械零部件的清洗方法 | 第41-43页 |
3.2.2 驱动桥的清洗工艺 | 第43-44页 |
3.3 检测与失效机制分析 | 第44-51页 |
3.3.0 零部件的检测 | 第44-45页 |
3.3.1 传动系统失效分析 | 第45-47页 |
3.3.2 轴类零部件失效机理研究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高性能 WC 涂层设计与组织性能研究 | 第53-72页 |
4.1 WC-12Co 涂层的 HVOF 喷涂工艺优化 | 第53-56页 |
4.1.1 燃气与氧气流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4.1.2 喷涂距离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 WC-12Co 粉末微观结构设计与优化 | 第56-63页 |
4.2.1 不同微观结构的 WC-12Co 粉末设计 | 第57-58页 |
4.2.2 粉末结构对涂层相组成与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58-61页 |
4.2.3 粉末结构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4.3 具有 Al_2O_3颗粒原位合成特性的 WC-Co-Al 粉末与涂层设计 | 第63-70页 |
4.3.1 机械合金化制备 WC-Co-Al 粉末及其表征 | 第64-66页 |
4.3.2 机械合金化添加 Al 对 WC-Co 粉末扁平化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3 机械合金化添加 Al 对 WC-Co 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WC 涂层的微纳米力学行为研究 | 第72-84页 |
5.1 纳米压痕试验装置加载方式与原理 | 第72-76页 |
5.1.1 准静态加载法 | 第72-74页 |
5.1.2 连续刚度法 | 第74-76页 |
5.2 准静态加载时涂层的纳米压痕行为 | 第76-78页 |
5.3 涂层微观组织去其压痕力学的关系研究 | 第78-83页 |
5.3.1 涂层压痕力学行为的尺度效应 | 第78-80页 |
5.3.2 缺陷对涂层涂层压痕行为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3 粘结相与增强相的细观力学分析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WC 涂层的耐磨性能与磨损机理 | 第84-95页 |
6.1 WC 涂层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 第84-88页 |
6.1.1 干摩擦磨损实验结果分析 | 第84-87页 |
6.1.2 涂层摩擦系数分析 | 第87-88页 |
6.2 油润滑条件下涂层耐磨性能 | 第88-89页 |
6.3 涂层磨损机制分析 | 第89-93页 |
6.3.1 磨粒磨损 | 第89-90页 |
6.3.2 粘着磨损 | 第90页 |
6.3.3 氧化磨损 | 第90-92页 |
6.3.4 表面疲劳 | 第92-9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七章 WC 涂层在工程机械再制造中的应用与产品再制造性分析 | 第95-110页 |
7.1 轴类零件的热喷涂再制造工艺设计 | 第95-96页 |
7.2 双排链轮轴的修复以及在其他工程机械轴类零件的应用 | 第96-97页 |
7.3 热喷涂涂层性能分析检测 | 第97-101页 |
7.4 产品再制造性评价方法和模型 | 第101-106页 |
7.4.1 性能评价模型 | 第102-103页 |
7.4.2 经济评价模型 | 第103-104页 |
7.4.3 环境评价模型 | 第104-106页 |
7.5 双排链轮轴的再制造性评估 | 第106-108页 |
7.5.1 性能评价因子计算 | 第106-107页 |
7.5.2 经济评价因子计算 | 第107页 |
7.5.3 环境评价因子计算 | 第107-108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10-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