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旋翼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2 直升机先进桨叶气动外形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3 基于伴随方法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适合于桨叶外形优化的旋翼运动嵌套网格策略 | 第21-29页 |
2.1 引言 | 第21-22页 |
2.2 桨叶网格生成策略 | 第22-25页 |
2.2.1 桨叶气动外形参数化描述策略 | 第22页 |
2.2.2 二维旋翼翼型网格生成方法 | 第22-24页 |
2.2.3 三维桨叶贴体网格生成方法 | 第24-25页 |
2.2.4 桨叶运动及坐标变换 | 第25页 |
2.3 旋翼运动嵌套网格策略 | 第25-28页 |
2.3.1“扰动衍射”挖洞方法 | 第26-28页 |
2.3.2“Inverse Map”贡献单元搜索方法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旋翼非定常流场及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29-56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旋翼流场控制方程 | 第29-31页 |
3.2.1 前飞流场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3.2.2 悬停流场控制方程 | 第30页 |
3.2.3 流场控制方程无量纲化 | 第30-31页 |
3.3 空间离散方法 | 第31-32页 |
3.3.1 无粘通量计算 | 第31-32页 |
3.3.2 粘性通量计算 | 第32页 |
3.4 时间推进方法 | 第32-34页 |
3.5 湍流模型 | 第34-36页 |
3.5.1 Baldwin-Lomax湍流模型 | 第34-35页 |
3.5.2 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 | 第35-36页 |
3.6 边界条件 | 第36-38页 |
3.6.1 初始条件 | 第36-37页 |
3.6.2 物面边界条件 | 第37页 |
3.6.3 远场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3.6.4 悬停周期边界条件 | 第38页 |
3.7 加速策略 | 第38页 |
3.8 旋翼翼型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38-41页 |
3.9 旋翼悬停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41-49页 |
3.9.1 C-T旋翼 | 第41-46页 |
3.9.2 Helishape 7A旋翼 | 第46-47页 |
3.9.3 UH-60A旋翼 | 第47-49页 |
3.10旋翼前飞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49-55页 |
3.10.1 C-T旋翼无升力前飞状态 | 第49-50页 |
3.10.2 AH-1G/OLS旋翼有升力前飞状态 | 第50-52页 |
3.10.3 SA349/2 旋翼有升力前飞状态 | 第52-55页 |
3.11本章小节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适合于旋翼翼型优化设计的粘性伴随方法研究 | 第56-75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伴随方程设计原理 | 第56-58页 |
4.3 无粘项的贡献 | 第58-59页 |
4.4 粘性项的贡献 | 第59-63页 |
4.4.1 动量方程的贡献 | 第59-61页 |
4.4.2 能量方程的贡献 | 第61-62页 |
4.4.3 粘性项综合作用 | 第62-63页 |
4.5 物面伴随边界条件及梯度表达式推导 | 第63-68页 |
4.5.1 反设计 | 第64-65页 |
4.5.2 阻力优化设计 | 第65-66页 |
4.5.3 升力优化设计 | 第66-67页 |
4.5.4 力矩优化设计 | 第67-68页 |
4.6 伴随方程的变换 | 第68-69页 |
4.7 伴随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69-72页 |
4.7.1 空间离散 | 第69-70页 |
4.7.2 人工耗散项 | 第70页 |
4.7.3 时间推进 | 第70页 |
4.7.4 边界条件 | 第70-72页 |
4.8 梯度求解及设计空间参数化 | 第72-73页 |
4.9 旋翼翼型优化流程 | 第73-74页 |
4.10本章小节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旋翼翼型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设计分析 | 第75-92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悬停状态旋翼翼型升阻比优化 | 第75-79页 |
5.3 机动状态旋翼翼型最大升力系数优化 | 第79-82页 |
5.4 前飞状态旋翼翼型阻力发散马赫数优化 | 第82-85页 |
5.5 旋翼翼型综合气动性能优化 | 第85-90页 |
5.6 本章小节 | 第90-92页 |
第六章 基于混合方法的旋翼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分析 | 第92-106页 |
6.1 引言 | 第92页 |
6.2 桨叶外形参数对旋翼气动特性影响 | 第92-101页 |
6.2.1 翼型参数的影响 | 第92-95页 |
6.2.2 扭转参数的影响 | 第95-97页 |
6.2.3 后掠参数的影响 | 第97-99页 |
6.2.4 下反参数的影响 | 第99-101页 |
6.3 代理模型方法 | 第101-102页 |
6.4 桨叶外形参数综合优化设计 | 第102-105页 |
6.5 本章小节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研究工作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06-107页 |
7.2 本文的创新工作及特色之处 | 第107-108页 |
7.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