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唐山市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第2章 社区治理理论与实践分析第17-26页
    2.1 社区治理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城市社区第17-18页
        2.1.2 社区治理第18页
        2.1.3 社区治理机制第18-19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治理理论第19-20页
        2.2.2 公民社会理论第20页
        2.2.3 多中心理论第20-21页
    2.3 实践分析第21-26页
        2.3.1 国内社区管理模式分析第21-23页
        2.3.2 国外社区管理模式分析第23-24页
        2.3.3 经验与启示第24-26页
第3章 唐山市社区治理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37页
    3.1 唐山市社区治理现状第26-28页
        3.1.1 唐山市社区基本概况第26-28页
        3.1.2 唐山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第28页
    3.2 唐山市社区治理机制的组织架构第28-30页
        3.2.1 政府组织——居民委员会第29页
        3.2.2 市场营利组织——物业公司第29-30页
        3.2.3 非营利组织——社区服务类组织第30页
        3.2.4 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第30页
    3.3 唐山市社区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7页
        3.3.1 社区治理行政化严重第31-32页
        3.3.2 社区治理主体间冲突不断第32-33页
        3.3.3 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第33-35页
        3.3.4 非营利组织发育程度低第35页
        3.3.5 社区工作者队伍薄弱第35-37页
第4章 唐山市社区治理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7-47页
    4.1 组织结构方面:行政权力大与自治力小第37-40页
        4.1.1 多元治理主体间利益失衡第37-38页
        4.1.2 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关系模糊第38-40页
    4.2 社区参与机制方面:居民参与内在动力不足第40-43页
        4.2.1 自治权与自治章程的缺失第40-41页
        4.2.2 社区治理中公民意识的缺乏第41-43页
    4.3 保障机制方面:经费不足与法制保障缺乏第43-45页
        4.3.1 社区运行资金不足第44页
        4.3.2 社区法制尚未形成第44-45页
    4.4 激励机制方面:考核制度与激励政策滞后第45-47页
        4.4.1 考核机制不健全,日常监督不到位第45页
        4.4.2 物质与精神激励不到位第45-47页
第5章 完善唐山市社区治理机制的对策第47-54页
    5.1 优化社区治理组织结构,建立“四轮驱动”组织架构第47-49页
        5.1.1 明确居民委员会的职能范围第48页
        5.1.2 规范物业公司的市场运行准则第48-49页
        5.1.3 培育社区服务类组织第49页
        5.1.4 提升业主委员会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第49页
    5.2 完善社区参与机制第49-51页
        5.2.1 培育社区居民公民意识第49-50页
        5.2.2 落实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和监督权第50-51页
    5.3 建立健全社区治理权力、人力及物力的保障机制第51-52页
        5.3.1 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第51页
        5.3.2 拓展社区治理的资金来源的渠道第51-52页
    5.4 健全社区激励机制第52-54页
        5.4.1 完善考核机制,加强日常监督第52-53页
        5.4.2 坚持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原则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A 唐山市社区治理现状调查问卷第57-59页
附录B 唐山市社区工作者访谈提纲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身份、薪酬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杭州出土的南宋非黑胎类青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