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视神经机制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第9-14页
    1.2 相关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4-18页
        1.2.1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生成技术第14-15页
        1.2.2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存储技术第15页
        1.2.3 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增强显示第15-18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第20-31页
    2.1 颜色模型基础第20-22页
    2.2 人的视觉系统对高动态范围场景的适应能力第22-23页
    2.3 Retinex理论和算法第23-27页
        2.3.1 Retinex实验和理论第23-26页
        2.3.2 Retinex典型算法简介第26-27页
    2.4 视觉神经细胞经典感受野理论和模型第27-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高动态范围图像增强显示的方法与分析第31-41页
    3.1 色调映射基础第31-34页
    3.2 中心外周Retinex模板第34页
    3.3 感受野的变化和模板尺寸自适应的Retinex算子第34-35页
    3.4 Meylan法简介第35-37页
    3.5 对Meylan法中色调映射与颜色模型的分析与证明第37-40页
        3.5.1 RGB三通道对数映射分析第37-38页
        3.5.2 PCA颜色模型的局限性和其数学证明第38-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改进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增强显示的方法第41-59页
    4.1 改进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增强显示方法第41-42页
    4.2 方法和结果分析第42-51页
        4.2.1 亮度模型分析第42-45页
        4.2.2 色度模型分析第45页
        4.2.3 改进算法结果的主观评价第45-51页
    4.3 针对超高动态范围图像的颜色模型修正第51-53页
        4.3.1 问题分析与颜色模型修正第51页
        4.3.2 修正算法结果的主观评价第51-53页
    4.4 定量分析第53-58页
        4.4.1 图像色度分析第53-54页
        4.4.2 Jobson图像视觉效果定量分析第54-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文物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酒转运监控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