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浙江省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5页
    1.2 浙江省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现状第15-18页
        1.2.1 政府监督体系现状第15-17页
        1.2.2 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1.3.1 研究对象第18-19页
        1.3.2 研究目的第19页
        1.3.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1.5 研究内容第22页
    1.6 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第22-24页
2 文献综述第24-33页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26页
        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24-25页
        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25-26页
    2.2 美国、日本、德国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特点第26-28页
        2.2.1 美国模式第26-27页
        2.2.2 日本模式第27页
        2.2.3 德国模式第27-28页
    2.3 借鉴与启示第28-32页
        2.3.1 与我省现状的对比分析第28-31页
        2.3.2 借鉴与启示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框架第33-46页
    3.1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概述第33-34页
        3.1.1 政府监督概念第33页
        3.1.2 政府监督性质第33-34页
        3.1.3 政府监督依据第34页
    3.2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定位第34-35页
    3.3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的构成第35-38页
        3.3.1 政府监督组织体系第35-36页
        3.3.2 政府监督制度体系第36-37页
        3.3.3 政府监督控制体系第37页
        3.3.4 政府监督评价体系第37页
        3.3.5 政府监督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第37-38页
    3.4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体系指标内涵第38-45页
        3.4.1 组织体系内涵第38-41页
        3.4.2 制度体系内涵第41-43页
        3.4.3 控制体系内涵第43-45页
        3.4.4 评价体系内涵第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基于质量行为评价的政府监督第46-56页
    4.1 质量行为的定义第46页
    4.2 质量行为分析第46-47页
    4.3 基于质量行为评价的政府监督方式及基本方法第47-55页
        4.3.1 评价指标第47-50页
        4.3.2 评价方法及步骤第50-55页
        4.3.3 评价结果及运用第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改革对策措施第56-63页
    5.1 改革的基本出发点第56-58页
    5.2 改革具体措施第58-61页
        5.2.1 政府监督改革宏观措施第58-60页
        5.2.2 政府监督改革微观措施第60-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6 公路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案例分析第63-73页
    6.1 项目概况第63页
    6.2 项目建设主体质量行为简要分析第63页
    6.3 项目质量政府监督体系的构建第63-65页
    6.4 质量行为评价第65-68页
    6.5 结论分析及运用第68-72页
    6.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7.1 结论第73-74页
    7.2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1第78-83页
作者简历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TiO2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和对汽车尾气降解性能研究
下一篇: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