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新排放情景下福建省水稻生产适应性调整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1 绪论第15-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未来气候变化与情景第16-17页
        1.2.1 气候变化的情景介绍第16-17页
        1.2.2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第17页
    1.3 作物模型介绍第17-19页
        1.3.1 作物模型发展概述第17-18页
        1.3.2 作物模型和气候变化情景的嵌套第18-19页
    1.4 国内外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9-22页
        1.4.1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机理第19-20页
        1.4.2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第20页
        1.4.3 关于适应性调整措施的研究第20-21页
        1.4.4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1.5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24-30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4-25页
    2.2 CERES-Rice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与验证第25-27页
    2.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与作物模型耦合第27-28页
    2.4 适应性调整措施的模拟第28页
    2.5 农业气候指标的计算方法第28-30页
        2.5.1 水稻的稳产性指标第28-29页
        2.5.2 水稻总产的估算模型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7页
    3.1 水稻生育期内气象要素的变化第30-35页
        3.1.1 气象要素的空间变化第30-33页
        3.1.2 水稻生育期内各气象要素的年际波动情况第33-35页
    3.2 未来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第35-40页
        3.2.1 对生育期的可能影响第35-36页
        3.2.2 对产量的可能影响第36-38页
        3.2.3 对水稻稳产性的可能影响第38-40页
    3.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水稻生产的适应性调整第40-42页
        3.3.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稻品种的适应性调整第40页
        3.3.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稻播期的适应性调整第40-42页
    3.4 未来不同情景下福建省基于适应性调整的水稻生产变化第42-47页
        3.4.1 水稻单产及稳产性的变化第42-44页
        3.4.2 水稻总产的变化第44-4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7-51页
    4.1 主要结论第47-48页
    4.2 讨论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成分动态及其迁移规律
下一篇:外源基因在银耳芽孢中的高效表达体系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