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渊源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内容研究 | 第12-13页 |
(三)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时代价值和实践探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写作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 写作框架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二)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三)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背景与理论基础 | 第16-28页 |
一、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提出背景 | 第16-20页 |
(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 | 第16-19页 |
(二) 向世界弘扬中国“声音”的时代呼唤 | 第19-20页 |
二、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一)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溯源 | 第21-25页 |
(二)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根-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第28-39页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底气 | 第28-32页 |
(一) “正、勇、诚、善、勤”的道德人文基础 | 第28-30页 |
(二) “仁义、自强、兼爱、志坚”的理想境界追求 | 第30-32页 |
二、衍生民族文明之根源-优秀传统文化 | 第32-35页 |
(一) 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的培育 | 第32-33页 |
(二) 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活力的滋养 | 第33-35页 |
三、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 第35-39页 |
(一) 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创新转化 | 第35-36页 |
(二) 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创新转化 | 第36-39页 |
第三章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魂-革命文化自信 | 第39-48页 |
一、革命文化的自信底气 | 第39-41页 |
(一) “红色”的价值意蕴 | 第39-40页 |
(二) 革命文化的精神世界 | 第40-41页 |
二、重铸民族自强之灵魂-革命文化 | 第41-44页 |
(一) 民族精神的升华重塑 | 第41-43页 |
(二) 先进理论思想的灌输 | 第43-44页 |
三、革命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 第44-48页 |
(一) 继承与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 | 第44-45页 |
(二) 继承与发扬崇高的理想信念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核-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 第48-59页 |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底气 | 第48-54页 |
(一)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自信 | 第49-50页 |
(二) 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自信 | 第50-52页 |
(三) 个人层面的价值观自信 | 第52-54页 |
二、引领民族复兴之核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54-55页 |
(一) 人民自信自强的导向作用 | 第54-55页 |
(二) 科技生产力创新飞跃的导向作用 | 第55页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实践途径-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第55-59页 |
(一) 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 | 第55-57页 |
(二)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 第57-59页 |
第五章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内在联系 | 第59-66页 |
一、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内在一致性 | 第59-61页 |
(一)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根奠定魂与核的基础 | 第59-60页 |
(二)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魂承接根与核的联系 | 第60页 |
(三)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之核焕发魂与根的活力 | 第60-61页 |
二、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之关系 | 第61-66页 |
(一) 文化自信对理论自信的支撑 | 第62-63页 |
(二) 文化自信助力构建制度自信 | 第63-64页 |
(三) 文化自信坚定道路自信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