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离子交换膜的定义及结构 | 第10-11页 |
1.2 离子交换膜分类 | 第11-12页 |
1.2.1 按基膜材料分类 | 第11页 |
1.2.2 按作用机理分类 | 第11-12页 |
1.2.3 按膜的形态分类 | 第12页 |
1.3 离子交换膜的发展 | 第12-14页 |
1.4 离子交换膜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1.4.1 Donnan 平衡理论 | 第14-15页 |
1.4.2 双电层理论 | 第15页 |
1.4.3 “空穴”迁移理论 | 第15-16页 |
1.5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第16-18页 |
1.5.1 异相膜的制备 | 第16页 |
1.5.2 均相膜的制备 | 第16-17页 |
1.5.3 半均相膜的制备 | 第17页 |
1.5.4 杂化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 第17-18页 |
1.6 离子交换膜的参数表征、测定原理 | 第18-22页 |
1.6.1 含水率 | 第18-19页 |
1.6.2 离子交换容量 | 第19-20页 |
1.6.3 膜电位 | 第20-21页 |
1.6.4 迁移数 | 第21-22页 |
1.6.5 膜电阻 | 第22页 |
1.6.6 交联度 | 第22页 |
1.7 课题背景 | 第22-24页 |
1.7.1 传统电积工艺 | 第22页 |
1.7.2 传统钴电积工艺 | 第22-23页 |
1.7.3 改进钴电积工艺 | 第23-24页 |
1.8 课题内容 | 第24-25页 |
2 离子交换膜改性方法的选定 | 第25-34页 |
2.1 膜材料调研 | 第25-31页 |
2.2 离子交换膜改性方法 | 第31-32页 |
2.2.1 表面改性 | 第31页 |
2.2.2 掺混改性 | 第31-32页 |
2.3 阳离子交换膜改性方法的选定 | 第32-34页 |
3 阳离子交换膜的改性及参数测定 | 第34-4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2 二氧化硅改性阳离子交换膜 | 第35页 |
3.2.1. 原膜的预处理 | 第35页 |
3.2.2 膜的改性 | 第35页 |
3.3 二氧化锆改性阳离子交换膜 | 第35-36页 |
3.3.1 原膜的预处理 | 第35-36页 |
3.3.2 膜的改性 | 第36页 |
3.4 膜参数测定 | 第36-42页 |
3.4.1 含水率及离子交换容量 | 第36-37页 |
3.4.2 膜电位及迁移数 | 第37-38页 |
3.4.3 膜面电阻 | 第38-40页 |
3.4.4 电渗析实验 | 第40-42页 |
4 改性膜的分析与讨论 | 第42-57页 |
4.1 乙醇/水溶液的比例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4.2 乙醇/水溶液中浸泡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4.3 膜在无机材料前驱体溶液中的浸泡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4.4 耐酸性能初步检验 | 第54-55页 |
4.5 小结 | 第55-57页 |
5 改性膜的应用 | 第57-63页 |
5.1 双膜三室钴电积工艺 | 第57-59页 |
5.2 酸性含钴废水处理及钴的回收 | 第59-62页 |
5.3 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 | 第63-66页 |
6.1 改性膜性能及原理总结 | 第63-64页 |
6.2 改性成本及分析 | 第64页 |
6.3 建议及不足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