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扁桃及长柄扁桃概述 | 第11-12页 |
1.1.1 扁桃概述 | 第11-12页 |
1.1.2 长柄扁桃概述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水分胁迫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2 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第15-19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试验材料准备 | 第21页 |
2.2.2 试验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2.2.3 样品采集方法 | 第22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4 长柄扁桃抗旱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3-25页 |
2.4.1 外观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2.4.2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3-24页 |
2.4.3 光系统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24页 |
2.4.4 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的测定 | 第24-25页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26-49页 |
3.1 各处理土壤绝对含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 第26页 |
3.2 形态与生长指标的变化 | 第26-30页 |
3.2.1 各地区长柄扁桃的叶片形态特征 | 第26-27页 |
3.2.2 各地区长柄扁桃的旱害指数 | 第27-28页 |
3.2.3 各地区植株成活率的比较 | 第28页 |
3.2.4 茎粗和枝粗增长量的变化 | 第28-29页 |
3.2.5 枝长增长量的变化 | 第29页 |
3.2.6 各组合叶长与叶宽的变化 | 第29-30页 |
3.3 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 第30-34页 |
3.3.1 水分胁迫对各处理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的影响 | 第30页 |
3.3.2 水分胁迫对各区域长柄扁桃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3 水分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4 水分胁迫对长柄扁桃细胞内保护酶系统 SOD 和 POD 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叶绿素及光合指标的变化 | 第34-38页 |
3.4.1 水分胁迫对各地区长柄扁桃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3.4.2 水分胁迫对各地区长柄扁桃叶片光合指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叶片解剖结构 | 第38-44页 |
3.5.1 长柄扁桃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 | 第38-39页 |
3.5.2 叶片解剖结构各结构指标参数的比较 | 第39-44页 |
3.6 叶片气孔特征的变化 | 第44-46页 |
3.7 各地区长柄扁桃抗旱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 第46-49页 |
3.7.1 各地区长柄扁桃形态和生长指标的抗旱性隶属函数分析 | 第46页 |
3.7.2 各地区长柄扁桃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抗旱性隶属函数分析 | 第46-47页 |
3.7.3 各地区长柄扁桃光合色素和光合指标的抗旱性隶属函数分析 | 第47页 |
3.7.4 各地区长柄扁桃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第47-48页 |
3.7.5 各组合综合抗旱性隶属函数分析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9-53页 |
4.1 干旱胁迫下各地区长柄扁桃生长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9页 |
4.2 干旱胁迫下处理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49-50页 |
4.2.1 水分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细胞膜透性以及 MDA 的影响 | 第49页 |
4.2.2 水分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水分胁迫对各处理叶绿素及光合指标的抗旱性的关系 | 第50-51页 |
4.4 干旱胁迫下各组合解剖结构和气孔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51-52页 |
4.5 5 个地区长柄扁桃的抗旱性 | 第52页 |
4.6 问题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缩略词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