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2 固态硬盘相关技术分析 | 第15-32页 |
2.1 Flash 相关技术 | 第16-22页 |
2.1.1 NAND Flash 和 NOR Flash | 第16-17页 |
2.1.2 SLC Flash 技术和 MLC Flash 技术 | 第17页 |
2.1.3 NAND Flash 接口 | 第17-18页 |
2.1.4 NAND Flash 结构 | 第18-20页 |
2.1.5 NAND Flash 的相关操作 | 第20-22页 |
2.2 PCI Express 2.0 接口规范 | 第22-29页 |
2.2.1 SATA 接口与 PCI Express 2.0 接口 | 第22-24页 |
2.2.2 PCI Express 总线数据报文 | 第24-25页 |
2.2.3 PCI Express 接口速率 | 第25-26页 |
2.2.4 本课题 PCI Express 模块架构 | 第26-28页 |
2.2.5 PCI Express 总线配置空间 | 第28-29页 |
2.3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相关技术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PCI-E 接口与 FTL 层关键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52页 |
3.1 固态硬盘总体结构 | 第32-33页 |
3.2 基于 PCI Express 接口的块设备驱动的实现 | 第33-36页 |
3.3 固态硬盘 FTL 层关键算法的实现 | 第36-50页 |
3.3.1 FTL 层地址映射算法 | 第40-42页 |
3.3.2 多通道技术 | 第42-46页 |
3.3.3 损耗均衡算法 | 第46-48页 |
3.3.4 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 算法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测试与性能分析 | 第52-67页 |
4.1 测试环境及测试工具 | 第52-54页 |
4.2 测试过程 | 第54-57页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7-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结束语 | 第67-69页 |
5.1 总结 | 第67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附录 1 测试板及测试工具 | 第71-72页 |
附录 2 术语解释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