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独立保函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开立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基础保函索赔问题 | 第14-28页 |
一、受益人提交单据的类型 | 第14-17页 |
(一)索赔书或违约声明 | 第15-16页 |
(二)第三方文件 | 第16页 |
(三)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 | 第16-17页 |
二、开立人审查单据的权利 | 第17-22页 |
(一)审查的标准 | 第17-19页 |
(二)审查的期限 | 第19-20页 |
(三)审查的结果 | 第20-22页 |
三、索赔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 第22-28页 |
(一)非单据条件的审查 | 第22-24页 |
(二)受益人转让权的行使 | 第24-25页 |
(三)受益人展期或付款的请求 | 第25-28页 |
第二章 指示人与开立人之间的反担保函独立性问题 | 第28-40页 |
一、反担保函独立于基础保函 | 第29-34页 |
(一)独立性原则之体现 | 第29-30页 |
(二)欺诈项下恶意付款之例外 | 第30-32页 |
(三)未履行合理审单义务之例外 | 第32-34页 |
(四)未提交相符索赔声明之例外 | 第34页 |
二、反担保函独立于基础交易 | 第34-38页 |
(一)独立性原则之体现 | 第34-35页 |
(二)滥用付款请求权之例外 | 第35-36页 |
(三)虚构基础交易之例外 | 第36-38页 |
三、反担保函独立于委托合同 | 第38-40页 |
(一)独立性原则之体现 | 第38-39页 |
(二)未履行严格信守义务之例外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申请人与指示人之间的保证金问题 | 第40-49页 |
一、保证金的法律性质及其法律后果 | 第40-42页 |
(一)保证金的法律性质 | 第40-41页 |
(二)保证金的冻结与扣划 | 第41-42页 |
二、实践中存在的争议 | 第42-45页 |
(一)特定化之争议 | 第43-44页 |
(二)移转占有之争议 | 第44-45页 |
三、风险防范措施建议 | 第45-49页 |
(一)签订书面质押合同 | 第45-46页 |
(二)规范保证金特户管理 | 第46-47页 |
(三)采取替代保证金质押的其他担保方式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