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即墨市金家口村乡土建筑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的来源、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1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概念小释 | 第14-16页 |
第2章 金家口港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 第16-27页 |
·基本概况 | 第16-20页 |
·区划沿革 | 第16页 |
·区域位置 | 第16-17页 |
·地质、地貌 | 第17-18页 |
·山岭、河流 | 第18页 |
·海岸、海湾 | 第18-19页 |
·气候 | 第19页 |
·土地与人口 | 第19-20页 |
·金家口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 第20-24页 |
·金家口的形成 | 第20-22页 |
·金家口的兴盛 | 第22-24页 |
·金家口的衰败 | 第24页 |
·金家口盛衰渊源 | 第24-26页 |
·社会历史因素 | 第24-25页 |
·自然地理因素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金家口群体建筑研究 | 第27-47页 |
·金家口的选址 | 第27-29页 |
·选址基本要求 | 第27页 |
·海港的选址 | 第27-29页 |
·金家口整体空间格局 | 第29-37页 |
·金家口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 | 第29-34页 |
·金家口空间形态特征 | 第34-35页 |
·金家口空间演化发展 | 第35-36页 |
·金家口空间景观特色 | 第36-37页 |
·金家口历史街区研究 | 第37-43页 |
·空间结构与布局 | 第37-38页 |
·街巷主要功能 | 第38-39页 |
·街巷空间尺度 | 第39-41页 |
·街巷景观特色 | 第41-43页 |
·街巷排水系统 | 第43页 |
·宗教建筑节点空间 | 第43-46页 |
·天后宫 | 第43-45页 |
·龙王庙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金家口单体建筑研究 | 第47-69页 |
·金家口建筑概况 | 第47-48页 |
·平面型制与空间组织研究 | 第48-57页 |
·院落空间组织 | 第48-52页 |
·金家口院落布局特点 | 第52-53页 |
·平面型制 | 第53-57页 |
·金家口建筑单体研究 | 第57-68页 |
·建筑单体结构与构造特征 | 第57-59页 |
·屋面做法及特征 | 第59-62页 |
·墙体构造及做法特征 | 第62-64页 |
·门的做法及特征 | 第64-66页 |
·窗的做法及特征 | 第66-68页 |
·色彩的运用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关于金家口规划及未来建设与保护的建议 | 第69-74页 |
·金家口现状 | 第69-71页 |
·人口结构 | 第69页 |
·交通现状 | 第69页 |
·环境现状 | 第69-70页 |
·设施现状 | 第70页 |
·建筑现状 | 第70-71页 |
·金家口远景规划 | 第71-73页 |
·金家口远景规划 | 第71-72页 |
·金家口规划问题分析 | 第72-73页 |
·关于金家口远景规划的几点建议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附录 1.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 2.图表索引 | 第78-8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