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以及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成果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10-13页 |
1.2.2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3页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3-17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藏传佛教在呼和浩特的传播 | 第17-27页 |
2.1 内蒙古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沿革 | 第17-19页 |
2.1.1 元朝统治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的第一次传入 | 第17页 |
2.1.2 明朝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的第二次传入 | 第17-18页 |
2.1.3 清朝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的发展 | 第18页 |
2.1.4 民国、日伪时期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的变迁 | 第18-19页 |
2.2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的文化背景 | 第19-21页 |
2.2.1 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 | 第19页 |
2.2.2 中原汉文化的融入 | 第19-20页 |
2.2.3 蒙古草原文化 | 第20-21页 |
2.3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的历史发展 | 第21-22页 |
2.3.1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建筑初期 | 第21页 |
2.3.2 明中叶至清初藏传佛教建筑发展期 | 第21页 |
2.3.3 清朝中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期 | 第21-22页 |
2.3.4 清朝中后期至新中国建国初期藏传佛教建筑衰落期 | 第22页 |
2.4 呼和浩特曾有和现存的藏传佛教建筑 | 第22-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的选址和布局特征研究 | 第27-42页 |
3.1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选址缘由 | 第27-29页 |
3.1.1 自然客观因素 | 第27-28页 |
3.1.2 社会政治因素 | 第28-29页 |
3.1.3 宗教主观因素 | 第29页 |
3.1.4 风水堪舆因素 | 第29页 |
3.2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选址特征 | 第29-31页 |
3.2.1 依山体之势 | 第29-30页 |
3.2.2 临自然之流 | 第30页 |
3.2.3 处街市之中 | 第30-31页 |
3.3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布局形式 | 第31-36页 |
3.3.1 对“伽蓝七堂”之形沿用变通 | 第31-34页 |
3.3.2 将自由散点式与轴线结合 | 第34-35页 |
3.3.3 前寺后寺式布局 | 第35-36页 |
3.4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院落空间布局特点 | 第36-38页 |
3.4.1 强调轴线对称 | 第36-37页 |
3.4.2 集中辐射,体现向心性 | 第37页 |
3.4.3 对比衬托,突出主体 | 第37-38页 |
3.5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中交通宗教空间的沿用与变通 | 第38-40页 |
3.5.1 是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的必要存在 | 第38-39页 |
3.5.2 是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的交通纽带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单体建筑特征研究 | 第42-61页 |
4.1 单体建筑风格 | 第42-49页 |
4.1.1 汉式建筑风格 | 第43-46页 |
4.1.2 汉藏混合建筑风格 | 第46-49页 |
4.1.3 藏式建筑风格 | 第49页 |
4.2 主要建筑平面类型 | 第49-52页 |
4.2.1 经堂与佛堂共存式平面类型 | 第50页 |
4.2.2 经堂与佛堂分离式平面类型 | 第50-51页 |
4.2.3 经堂与佛堂分隔式平面类型 | 第51页 |
4.2.4 有围廊的经堂与佛堂分隔式平面类型 | 第51-52页 |
4.3 空间中的“都纲法式” | 第52-53页 |
4.4 主立面构图特点 | 第53-55页 |
4.5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中特色建筑 | 第55-59页 |
4.5.1 佛塔 | 第55-58页 |
4.5.2 汉式牌楼建筑的传入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特征研究 | 第61-72页 |
5.1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细部特征 | 第61-68页 |
5.1.1 屋顶细部特征 | 第61-63页 |
5.1.2 边玛墙装饰特点 | 第63-64页 |
5.1.3 壁画艺术特点 | 第64-68页 |
5.2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材料特点 | 第68-69页 |
5.2.1 砖材的代替 | 第68页 |
5.2.2 汉式瓦的使用 | 第68-69页 |
5.2.3 琉璃材质的独特 | 第69页 |
5.3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色彩特点 | 第69-71页 |
5.3.1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色彩的基本构成 | 第69-70页 |
5.3.2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建筑色彩的象征意蕴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