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化感作用 | 第9-13页 |
1.1.1 化感作用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1.1.2 化感物质 | 第10-12页 |
1.1.3 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 药用植物的化感作用与连作障碍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怀山药化感作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3页 |
2 怀山药化感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24页 |
2.2.2 样品前处理和样品溶液的提取配制 | 第24-25页 |
2.3 HPLC 色谱同时测定 4 种山药素的含量 | 第25-32页 |
2.3.1 HPLC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5-26页 |
2.3.2 四种山药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32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2.4.1 HPLC 色谱分析方法分析 | 第32页 |
2.4.2 怀山药不同部位 4 种山药素的含量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3 怀山药提取物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2.1 仪器和试剂 | 第35-36页 |
3.2.2 不同水提液的制备 | 第36页 |
3.2.3 生物测定 | 第36-37页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3.3.1 几种水提液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2 几种水提液对零余子萌发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3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总结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