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外关于城市化质量与规模的研究 | 第12页 |
1.4 国内关于城市化质量与规模的研究 | 第12-13页 |
1.5 研究综述分析 | 第13-15页 |
2. 研究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测度 | 第15-16页 |
2.1.1 城镇化的概念及测度 | 第15页 |
2.1.2 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及测度 | 第15页 |
2.1.3 城镇化规模的概念及测度 | 第15-16页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3.1 田园城市理论 | 第16-17页 |
2.3.2 集聚-扩散理论 | 第17-18页 |
2.3.3 中心地理论 | 第18-19页 |
2.3.4 小城镇理论 | 第19页 |
2.3.5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3. 研究方法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21-26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23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1页 |
3.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1-22页 |
3.2.3 城镇化质量-规模评价体系指标的范围 | 第22页 |
3.2.4 城镇化质量-规模评价体系 | 第22-23页 |
3.3 熵值法 | 第23-24页 |
3.4 象限图识别方法 | 第24-25页 |
3.5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4. 辽宁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现状分析 | 第26-31页 |
4.1 城镇化质量超前型 | 第26-27页 |
4.2 城镇化规模超前型 | 第27-28页 |
4.3 分维度分析辽宁省各个城市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现状 | 第28-31页 |
4.3.1 经济发展指数 | 第28-29页 |
4.3.2 可持续发展指数 | 第29-30页 |
4.3.3 城乡统筹指数和居民生活指数 | 第30页 |
4.3.4 城镇化规模指数 | 第30-31页 |
5.辽宁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关系的空间格局分析 | 第31-35页 |
5.1 城镇化水平的“沈—大”交通线“一枝独秀”空间分异格局 | 第31-33页 |
5.2 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协调关系的“东—西分异”格局 | 第33-35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5-37页 |
6.1 结论与分析 | 第35页 |
6.2 意见与建议 | 第35-36页 |
6.3 不足与反思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