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8-13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0.2.1 国外的研究 | 第9-10页 |
0.2.2 国内的研究 | 第10-11页 |
0.3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0.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0.4.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0.4.2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研究性学习理念概述 | 第13-19页 |
1.1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含义和特征 | 第13-15页 |
1.1.1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含义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性学习理念的特征 | 第14-15页 |
1.2 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和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 | 第15-17页 |
1.2.1 研究性学习的产生 | 第15页 |
1.2.2 研究性学习理念在法学教育中的发展 | 第15-17页 |
1.3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对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指导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性学习理念对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指导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法学本科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理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9-30页 |
2.1 法学本科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理念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2.1.1 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 第19-22页 |
2.1.2 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 第22-23页 |
2.1.3 学生学习观念和方法落后 | 第23-24页 |
2.1.4 司法考试产生的阻碍因素 | 第24-25页 |
2.2 法学本科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理念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5-30页 |
2.2.1 我国高校教育指导思想受制于传统教育理念 | 第26页 |
2.2.2 应试教育体制的阻碍 | 第26-27页 |
2.2.3 对研究性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 第27-28页 |
2.2.4 缺乏良好的研究性学习环境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法学本科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理念实施的对策 | 第30-43页 |
3.1 明确高校的教育管理思想 | 第30-33页 |
3.1.1 提高对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认识 | 第30-31页 |
3.1.2 明确统一的培养目标 | 第31页 |
3.1.3 创设专门的法学研究课程 | 第31-33页 |
3.1.4 完善学校机构及制度建设 | 第33页 |
3.2 提高教师素质 | 第33-35页 |
3.2.1 对教师进行培训 | 第34页 |
3.2.2 开展教学竞赛 | 第34-35页 |
3.2.3 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 第35页 |
3.3 树立学生正确学习观 | 第35-41页 |
3.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5-36页 |
3.3.2 培养职业素养 | 第36-37页 |
3.3.3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 第37-41页 |
3.4 正确评价司法考试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