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道家论文--老子(李耳)论文

论老子的无为思想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第8-9页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第9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一章 老子无为思想的缘起第10-18页
 第一节 老子无为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0-13页
  一、社会剧烈变革第11-12页
  二、学术百家争鸣第12-13页
 第二节 老子无为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13-18页
  一、荆楚文化奠基第13-15页
  二、继承发展古《易》经文第15-18页
第二章 老子无为思想的主要内容第18-28页
 第一节 “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论第18-23页
  一、“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第18-22页
  二、“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第22-23页
 第二节 “道法自然”的生态论第23-24页
 第三节 “贵柔守静”的人生论第24-28页
  一、提出理想人格的处世方法第24-25页
  二、“少私寡欲”的修身养生论第25-28页
第三章 老子无为思想的评价第28-34页
 第一节 老子无为思想的影响第28-29页
 第二节 老子无为思想的精华第29-31页
  一、无为的治国理念第29-30页
  二、道法自然的生态论第30页
  三、老子思想中的优秀成分第30-31页
 第三节 老子思想的局限性第31-34页
  一、无为思想的宿命论倾向第31-32页
  二、辩证法中受循环论影响第32页
  三、轻视实践的认识论第32页
  四、社会理想的局限性第32-34页
第四章 老子无为思想对现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第34-47页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及原因第34-35页
  一、人与社会的不和谐第34页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第34-35页
  三、人与人的不和谐第35页
 第二节 老子无为思想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借鉴意义第35-47页
  一、“无为无不为”的理念促进人与社会方面的和谐第36-41页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平衡,加快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进程第41-44页
  三、“少私寡欲”的观念调适现代人心理,帮助架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儒家诚信观与当代社会诚信建设
下一篇:敦煌文献《茶酒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