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3页 |
| 前言 | 第14-15页 |
| 研究资料、内容与方法 | 第15-22页 |
| 1.研究资料 | 第15-16页 |
| 1.1 药品和试剂 | 第15-16页 |
| 1.2 所需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1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2.方法 | 第16-21页 |
| 2.1 患者选择 | 第16页 |
| 2.2 研究分组 | 第16-17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2.4 观测指标 | 第20-21页 |
| 3.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技术流程图 | 第22-23页 |
| 结果 | 第23-30页 |
| 1.一般资料 | 第23页 |
| 2.各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心率的比较 | 第23-25页 |
| 3.各组患者拔管时间、术中舒芬太尼和七氟烷用量的比较 | 第25-26页 |
| 4.各组患者PACU、术后6h、术后12hVAS值评分的比较 | 第26-27页 |
| 5.各组患者PACU、术后6h、术后12h屈肘肌力分级的比较 | 第27-28页 |
| 6.各组患者PACU、术后6h、术后12h屈腕肌力分级的比较 | 第28-29页 |
| 7.各组患者术后6h镇痛药物用量的比较 | 第29-30页 |
| 讨论 | 第30-36页 |
| 1.肩关节镜手术的麻醉选择 | 第30-31页 |
| 2.超声引导下改良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3.改良臂丛上干和颈浅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 | 第32-35页 |
| 4.研究中的不足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 综述 | 第43-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 附录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