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展望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2.1 产权理论 | 第15-16页 |
2.1.1 产权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产权的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2.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的内涵 | 第16页 |
2.2 产权制度理论 | 第16-18页 |
2.2.1 产权制度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产权制度的作用 | 第17页 |
2.2.3 产权制度的特征 | 第17-18页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2.3.1 制度变迁的内涵 | 第18页 |
2.3.2 制度变迁的产生 | 第18-19页 |
2.3.3 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 第19页 |
2.4 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5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 第21-35页 |
3.1 上海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分析 | 第21-26页 |
3.1.1 农村集体资产的积累过程 | 第21-22页 |
3.1.2 总资产情况 | 第22-23页 |
3.1.3 净资产情况 | 第23-24页 |
3.1.4 净收益情况 | 第24-25页 |
3.1.5 农村镇、村、队三级资产分布情况 | 第25页 |
3.1.6 资产规模变化情况 | 第25-26页 |
3.2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3.2.1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历程 | 第27页 |
3.2.2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 第27-28页 |
3.2.3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形式 | 第28-30页 |
3.3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 第30-32页 |
3.3.1 对镇、村两级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 | 第30页 |
3.3.2 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界定并统计农龄 | 第30页 |
3.3.3 出台指导性文件理顺管理体制 | 第30-31页 |
3.3.4 通过健全制度来规范财务运行 | 第31页 |
3.3.5 运用信息化平台进行监督管理 | 第31-32页 |
3.4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 第32-34页 |
3.4.1 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 | 第32页 |
3.4.2 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 | 第32页 |
3.4.3 拓宽了成员增收渠道 | 第32-33页 |
3.4.4 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 | 第33-34页 |
3.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案例分析 | 第35-45页 |
4.1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案例 | 第35-42页 |
4.1.1 马桥镇金星村“保留村建制”组建有限责任公司 | 第35-36页 |
4.1.1.1 基本做法 | 第35-36页 |
4.1.1.2 主要特点 | 第36页 |
4.1.2 梅陇镇华二村“土地资本化”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 | 第36-37页 |
4.1.2.1 基本做法 | 第36-37页 |
4.1.2.2 主要特点 | 第37页 |
4.1.3 庙行镇周巷村“严把资产处置关”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 | 第37-38页 |
4.1.3.1 主要做法 | 第38页 |
4.1.3.2 主要特点 | 第38页 |
4.1.4 南翔镇静华村“保留村建制”组建经济合作社 | 第38-40页 |
4.1.4.1 基本做法 | 第39页 |
4.1.4.2 主要特点 | 第39-40页 |
4.1.5 徐汇区华泾镇“均衡村民股权”的股份制改革 | 第40-41页 |
4.1.5.1 基本情况 | 第40页 |
4.1.5.2 主要特点 | 第40-41页 |
4.1.6 松江区新桥镇“镇级资产份额化”组建经济联合社 | 第41-42页 |
4.1.6.1 基本情况 | 第41-42页 |
4.1.6.2 主要特点 | 第42页 |
4.2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总结 | 第42-44页 |
4.2.1 业务操作层面的经验 | 第42-43页 |
4.2.2 工作机制层面的经验 | 第43-44页 |
4.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45-50页 |
5.1 基层干部思想认识问题 | 第45页 |
5.2 法人地位问题 | 第45-46页 |
5.3 股权设置量化问题 | 第46页 |
5.4 财政税负问题 | 第46-48页 |
5.5 监督与管理模式问题 | 第48页 |
5.6 发展瓶颈问题 | 第48-49页 |
5.7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上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54页 |
6.1 提高宣传力度 | 第50页 |
6.2 加快立法步伐 | 第50-51页 |
6.3 完善股权设置 | 第51页 |
6.4 配套相关税收政策 | 第51-52页 |
6.5 完善治理结构 | 第52-53页 |
6.6 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 第53页 |
6.7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55页 |
7.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