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角下的冯小刚喜剧电影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13页 |
二、冯小刚喜剧电影后现代特征的形成语境 | 第13-19页 |
2.1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电影 | 第13-15页 |
2.1.1 后现代主义 | 第13-14页 |
2.1.2 后现代主义电影及特征 | 第14-15页 |
2.2 冯小刚喜剧电影后现代特征形成的语境 | 第15-19页 |
2.2.1 冯小刚后现代电影发展历程简述 | 第15页 |
2.2.2 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 | 第15-17页 |
2.2.3 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 | 第17-19页 |
三、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 第19-33页 |
3.1 游戏化特征 | 第19-24页 |
3.1.1 后现代主义的游戏化特征表现 | 第19-20页 |
3.1.2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游戏化特征分析 | 第20-24页 |
1)叙事模式的游戏化 | 第20-21页 |
2)情节设计的游戏化 | 第21-22页 |
3)语言表达的游戏化 | 第22-24页 |
3.2 平面化特征 | 第24-26页 |
3.2.1 后现代主义的平面化特征表现 | 第24-25页 |
3.2.2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平面化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3.3 多元化特征 | 第26-29页 |
3.3.1 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特征表现 | 第26-27页 |
3.3.2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多元化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3.4 消费文化的商业特征 | 第29-33页 |
3.4.1 冯小刚电影的植入式广告 | 第29-30页 |
3.4.2 冯小刚电影的商业宣传策略 | 第30-33页 |
四、冯小刚喜剧电影后现代艺术元素 | 第33-41页 |
4.1 小品化的碎片拼贴 | 第33-35页 |
4.1.1 后现代电影的碎片拼贴 | 第33-34页 |
4.1.2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小品化后现代艺术元素 | 第34-35页 |
4.2 平民化的人物叙事 | 第35-37页 |
4.2.1 后现代电影的反宏大叙事 | 第35-36页 |
4.2.2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平民化叙事 | 第36-37页 |
4.3 狂欢化的幽默语言 | 第37-41页 |
4.3.1 后现代电影语言表达的狂欢化 | 第37-38页 |
4.3.2 冯小刚喜剧电影幽默语言 | 第38-41页 |
五、冯小刚喜剧电影发展的反思 | 第41-45页 |
5.1 冯氏喜剧电影的成功之处 | 第41-43页 |
5.1.1 后现代大众消费文化的精神需求 | 第41-42页 |
5.1.2 商业化市场运作 | 第42-43页 |
5.1.3 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最佳结合 | 第43页 |
5.2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发展局限性 | 第43-45页 |
5.2.1 国际化市场欠缺 | 第43-44页 |
5.2.2 国内市场有待改善 | 第44-45页 |
六、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