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的财政负担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页 |
1.2.3 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21-23页 |
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概念阐释 | 第23-29页 |
2.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分类和相关概念 | 第23-26页 |
2.1.1 模式分类 | 第23-26页 |
2.1.2 相关概念及含义的界定 | 第26页 |
2.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的内涵 | 第26-29页 |
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 第29-37页 |
3.1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 第29-31页 |
3.2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历史 | 第31-37页 |
3.2.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 | 第32-34页 |
3.2.2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 | 第34-37页 |
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负担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4.1 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 第37-38页 |
4.2 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善 | 第38-43页 |
4.2.1 养老保险代际支付矛盾导致缺口 | 第38页 |
4.2.2 养老保险双轨制带来制度成本 | 第38-40页 |
4.2.3 养老保险保费征管疏漏加重缺口 | 第40-41页 |
4.2.4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影响支出效率 | 第41-43页 |
5.我国养老保险账户缺口及财政负担的预测与分析 | 第43-55页 |
5.1 社会统筹账户缺口的预测与分析 | 第43-51页 |
5.1.1 人口预测模型 | 第43-45页 |
5.1.2 养老保险缺口模型 | 第45-51页 |
5.2 财政负担情况的预测与分析 | 第51-55页 |
6.国际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 第55-71页 |
6.1 我国养老保险水平的国际比较 | 第55-56页 |
6.2 德国、智利、俄罗斯、日本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56-69页 |
6.2.1 财政兜底型:德国、智利 | 第56-62页 |
6.2.2 财政全包型:俄罗斯 | 第62-66页 |
6.2.3 配比出资型:日本 | 第66-69页 |
6.3 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69-71页 |
7.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71-81页 |
7.1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 | 第71-72页 |
7.2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72-81页 |
7.2.1 适时适度的技术调整 | 第73-77页 |
7.2.2 长期制度建设 | 第77-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87-89页 |
后记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