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 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现阶段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韦伯新教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源泉 | 第15-23页 |
(一)韦伯新教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5-17页 |
1、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背景 | 第15-16页 |
2、社会环境的背景 | 第16-17页 |
(二)韦伯新教经济伦理形成的理论源泉 | 第17-23页 |
1、神学家的宗教理论对韦伯的影响 | 第18-22页 |
2、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韦伯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三、韦伯新教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3-33页 |
(一)路德的“天职观” | 第23-26页 |
1、路德“天职观”的内容 | 第23-24页 |
2、韦伯对路德“天职观”的评价 | 第24-25页 |
3、路德“天职观”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 第25-26页 |
(二)加尔文宗的“上帝预选说” | 第26-30页 |
1、加尔文宗“上帝预选说”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2、加尔文宗“上帝预选说”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27-30页 |
(三)入世制欲主义 | 第30-33页 |
1、入世制欲主义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2、入世制欲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32-33页 |
四、韦伯新教经济伦理观评析 | 第33-40页 |
(一)积极意义 | 第33-36页 |
1、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 | 第33-34页 |
2、开创了宗教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的新思路 | 第34-35页 |
3、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作用 | 第35-36页 |
(二)局限性 | 第36-40页 |
1、韦伯在历史观上左右摇摆 | 第36页 |
2、韦伯仅看到了文化思想对资本主义的作用 | 第36-37页 |
3、韦伯高估了西方文化在“理性精神”孕育中的作用 | 第37-39页 |
4、韦伯的学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 第39-40页 |
五、韦伯新教经济伦理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第40-44页 |
(一)发展我国市场经济要注重伦理道德的调节作用 | 第40-41页 |
(二)加强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价值伦理建设 | 第41-42页 |
(三)推动传统文化的转变,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