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渝铁路两水隧道软岩开挖及支护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软岩研究 | 第12-15页 |
1.2.2 隧道软弱围岩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 第19-23页 |
2.1 隧道概况 | 第19页 |
2.2 地层特性 | 第19-21页 |
2.3 地质构造 | 第21页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2.5 地震动参数 | 第22页 |
2.6 气象资料 | 第22-23页 |
第3章 铁路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的研究 | 第23-30页 |
3.1 软弱围岩的变形特征 | 第23-24页 |
3.2 预留变形量的取值 | 第24页 |
3.3 两水隧道大变形控制 | 第24-28页 |
3.3.1 炭质千枚岩的特性 | 第24页 |
3.3.2 大变形分级基准 | 第24-25页 |
3.3.3 不同大变形条件下的支护参数 | 第25-28页 |
3.4 两水隧道的变形管理基准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软弱围岩隧道开挖工法的研究 | 第30-46页 |
4.1 隧道施工方法的分类 | 第30-32页 |
4.2 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 | 第32-33页 |
4.2.1 开挖方法的分类 | 第32页 |
4.2.2 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原则 | 第32-33页 |
4.3 两水隧道开挖工法 | 第33-44页 |
4.3.1 三台阶七步工法 | 第34-36页 |
4.3.2 三台阶扩大拱脚工法 | 第36-40页 |
4.3.3 二台阶四步工法 | 第40-43页 |
4.3.4 铣挖技术的应用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5章 二台阶工法的数值模拟 | 第46-60页 |
5.1 软件简介 | 第46-47页 |
5.2 运算基本原理 | 第47-49页 |
5.3 隧道工程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基本思想 | 第49-50页 |
5.4 模型的建立 | 第50-52页 |
5.4.1 研究概况 | 第50-51页 |
5.4.2 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的选取 | 第51-52页 |
5.5 不同埋深的研究 | 第52-53页 |
5.6 不同台阶长度的影响 | 第53-57页 |
5.6.1 上台阶长度变化的影响 | 第53-55页 |
5.6.2 下台阶长度变化的影响 | 第55-57页 |
5.7 不同开挖步长的研究 | 第57-5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双层初支和双层二衬的研究 | 第60-68页 |
6.1 变形控制情况 | 第61-63页 |
6.2 试验段的建立 | 第63-65页 |
6.4 双层初支和双层二衬的施工方法 | 第65-66页 |
6.5 施工注意事项 | 第66页 |
6.6 试验结果 | 第66-6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