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大汶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英文缩略表第4-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引言第9-23页
    1.1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第9-15页
        1.1.1 水体沉积物第9页
        1.1.2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危害第9-11页
        1.1.3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来源第11-12页
        1.1.4 国内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第16-18页
        1.3.1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第16-17页
        1.3.2 地积累指数法第17页
        1.3.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第17-18页
    1.4 大汶河流域概况与污染源概况第18-20页
        1.4.1 大汶河流域概况第18-20页
        1.4.2 污染源概况第20页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6 本研究的内容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1页
    2.1 采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第23-25页
        2.1.1 采样点布设第23-25页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5页
    2.2 实验条件与方法第25-30页
        2.2.1 供试材料第25-26页
        2.2.2 实验内容第26页
        2.2.3 测定方法第26-30页
    2.3 质量控制第30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48页
    3.1 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测定分析第31页
    3.2 沉积物重金属总量测定分析第31-33页
    3.3 沉积物重金属形态测定分析第33-41页
    3.4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第41-48页
        3.4.1 评价方法的选择第42-43页
        3.4.2 评价结果第43-48页
4 讨论第48-49页
5 结论第49-51页
    5.1 大汶河沉积物重金属总量分布特征第49页
    5.2 大汶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第49页
    5.3 大汶河沉积物重金属评价第49-51页
6 本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51-52页
    6.1 创新之处第51页
    6.2 研究不足第51-52页
7 参考文献第52-56页
8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NSYS热分析及在桥梁中的应用
下一篇:天津污灌区小麦和水稻重金属的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