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路径、方法及创新点 | 第9-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2 研究路径 | 第9-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1页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4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4.1 FDI 理论综述 | 第12-16页 |
1.4.2 ORU 理论综述 | 第16-18页 |
1.4.3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理论综述 | 第18-21页 |
1.4.4 简要评述 | 第21-22页 |
2 跨国公司在华 FDI 与 ORU 的发展状况比较 | 第22-33页 |
2.1 FDI 在华的发展概况 | 第22-24页 |
2.2 ORU 在华的发展概况 | 第24-26页 |
2.3 FDI 与 ORU 在华的发展状况比较 | 第26-33页 |
2.3.1 发展规模的比较 | 第26-29页 |
2.3.2 产业分布的比较 | 第29-30页 |
2.3.3 地区分布的比较 | 第30-33页 |
3 跨国公司 FDI 与 ORU 战略选择的理论模型 | 第33-64页 |
3.1 FDI 与 ORU 抉择:三维度考察 | 第33-42页 |
3.1.1 成本:FDI 与 ORU 的动态均衡 | 第34-37页 |
3.1.2 核心能力:FDI 与 ORU 的选择基点 | 第37-39页 |
3.1.3 风险:FDI 与 ORU 决策的控制因素 | 第39-42页 |
3.2 FDI 与 ORU 决策的基本模型 | 第42-56页 |
3.2.1 成本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42-48页 |
3.2.2 风险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48-51页 |
3.2.3 核心能力因素的比较分析 | 第51-56页 |
3.3 FDI 与 ORU 基本模型的分析构面 | 第56-64页 |
3.3.1 分析构面的假定前提 | 第56-57页 |
3.3.2 分析构面的建立 | 第57-61页 |
3.3.3 分析构面的因素比较分析与结论 | 第61-64页 |
4 对 FDI 与 ORU 战略选择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4-71页 |
4.1 基于共赢理念的进入模式选择 | 第64-66页 |
4.1.1 不同内外因下的进入模式选择 | 第64-65页 |
4.1.2 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 | 第65-66页 |
4.2 对我国承接 FDI 与 ORU 的政策建议 | 第66-68页 |
4.2.1 根据产业、地区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引导政策 | 第66-67页 |
4.2.2 完善吸引 FDI 与 ORU 的外部环境 | 第67-68页 |
4.3 我国企业战略发展的对策 | 第68-71页 |
4.3.1 培育具有异质性的核心能力 | 第68-69页 |
4.3.2 立足于核心能力开展外向型 ORU | 第69-7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