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杂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珊瑚》的编辑与出版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珊瑚》的创刊 | 第12-17页 |
一 发刊词 | 第12-14页 |
二 封面设计 | 第14-15页 |
三 主编与发行人 | 第15-17页 |
1 主编范烟桥 | 第15-16页 |
2 发行人叶文彬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珊瑚》的经营 | 第17-21页 |
一 稿酬与定价 | 第17-18页 |
二 营销广告 | 第18-19页 |
三 读者互动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珊瑚》的停刊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珊瑚》的主要内容 | 第23-45页 |
第一节 作者群体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诗词与小说 | 第25-32页 |
一 诗词 | 第25-30页 |
1 诗词近作 | 第25-26页 |
2 诗钟话 | 第26-27页 |
3 陈佩忍先生专号 | 第27-30页 |
二 小说 | 第30-32页 |
第三节 评弹与考证 | 第32-36页 |
一 评弹 | 第32-34页 |
二 考证 | 第34-36页 |
第四节 苏州素描 | 第36-43页 |
一 衣饰苏州 | 第36-37页 |
二 食在苏州 | 第37-40页 |
三 国难中的苏州写真 | 第40-42页 |
四 苏州美景摄影插图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刊载广告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珊瑚》的文学史意义 | 第45-65页 |
第一节 星社十年的一帧留影 | 第45-47页 |
第二节 新旧文学交锋之际的“调和”意味 | 第47-53页 |
第三节 国难未已的时代书写 | 第53-65页 |
一 “九一八”、“一二八”纪念专号 | 第53-56页 |
二 顾明道长篇小说《国难家仇》 | 第56-58页 |
三 徐卓呆中篇小说《食指短》 | 第58-61页 |
四 邓启炘抗日自述《抵抗日记》 | 第61-63页 |
五 何海鸣中篇小说《大刀》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一:《珊瑚》(全四卷)目次统计表 | 第69-96页 |
附录二:《南社聚餐会点将录》点将名录 | 第96-99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9-100页 |
后记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