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2. 乡村度假旅游理论基础及相关理论 | 第15-20页 |
2.1 乡村度假旅游的概念 | 第15页 |
2.2 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条件 | 第15-16页 |
2.3 我国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类型 | 第16-17页 |
2.4 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2.5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2.5.2 系统理论 | 第18页 |
2.5.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8-19页 |
2.5.4 体验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3. 桐梓县乡村度假旅游概况 | 第20-24页 |
3.1 桐梓县概况 | 第20页 |
3.2 桐梓县乡村度假旅游资源 | 第20-21页 |
3.3 桐梓县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现状 | 第21-24页 |
3.3.1 总体情况 | 第21-22页 |
3.3.2 客源分析 | 第22-24页 |
4. 桐梓县发展乡村度假旅游的作用 | 第24-27页 |
4.1 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带动服务产业发展 | 第24页 |
4.2 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增加就业机会 | 第24-25页 |
4.3 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 第25页 |
4.4 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提高农民素质 | 第25-26页 |
4.5 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促进农村稳定 | 第26-27页 |
5. 桐梓县乡村度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7-31页 |
5.1 硬件基础设施欠缺 | 第27-28页 |
5.1.1 道路建设方面 | 第27页 |
5.1.2 旅游配套条件方面 | 第27-28页 |
5.2 缺乏总体发展规划 | 第28页 |
5.3 多头管理现象严重 | 第28-29页 |
5.4 季节性强 | 第29页 |
5.5 景区缺乏知名度 | 第29页 |
5.6 游客游览内容单一,缺乏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 | 第29-30页 |
5.7 自身投资能力有限 | 第30-31页 |
6. 桐梓县乡村度假旅游发展对策 | 第31-40页 |
6.1 定位准确 | 第31-32页 |
6.2 体制完善 | 第32-33页 |
6.2.1 完善管理制度,倡导民主管理 | 第32页 |
6.2.2 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收入 | 第32-33页 |
6.3 政策优惠 | 第33页 |
6.3.1 实行税费优惠政策 | 第33页 |
6.3.2 政府贴息支持 | 第33页 |
6.4 资金保障 | 第33-34页 |
6.4.1 加大财政投入 | 第33-34页 |
6.4.2 提供小额信贷 | 第34页 |
6.4.3 鼓励投资 | 第34页 |
6.5 加强培训 | 第34-35页 |
6.5.1 旅游专项知识培训 | 第34-35页 |
6.5.2 村民经营能力培训 | 第35页 |
6.6 环境营造 | 第35-36页 |
6.6.1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35页 |
6.6.2 实施乡村度假旅游生态保护项目 | 第35-36页 |
6.7 文化氛围 | 第36-37页 |
6.7.1 展现当地文化特点 | 第36页 |
6.7.2 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 第36-37页 |
6.8 区域联动 | 第37页 |
6.9 打造精品 | 第37-40页 |
6.9.1 精品旅游线路 | 第37-38页 |
6.9.2 精品村寨 | 第38-39页 |
6.9.3 精品旅游节 | 第39-40页 |
7.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