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古代纺织机械在数字博物馆的再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的来源 | 第9页 |
1.3 国外数字博物馆及古代纺织机械的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4 国内数字博物馆及古代纺织机械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6 本课题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2 虚拟现实的相关理论及其在数字博物馆中的运用 | 第12-19页 |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括和特征 | 第12页 |
2.2 虚拟现实技术的组成和关键技术 | 第12-14页 |
2.2.1 虚拟现实系统的组成 | 第12-14页 |
2.2.2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 第14页 |
2.3 数字博物馆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4 数字博物馆的特征优势及其不足 | 第15-17页 |
2.4.1 数字博物馆的特征 | 第15-16页 |
2.4.2 数字博物馆的优势及其不足 | 第16-17页 |
2.5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运用 | 第17-18页 |
2.5.1 数字博物馆的关键技术 | 第17-18页 |
2.5.2 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 | 第1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代纺织机械还原设计过程的应用 | 第19-32页 |
3.1 古代纺织机械的相关资料 | 第19-21页 |
3.1.2 古代纺织机械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 第19-20页 |
3.1.3 古代纺织机械现存状况 | 第20-21页 |
3.2 复原对象的选取 | 第21-22页 |
3.3 复原设计的过程和思维 | 第22-23页 |
3.4 用虚拟软件对目标进行平面图纸复原 | 第23-29页 |
3.4.1 固定结构的尺寸和工程图绘制 | 第23-25页 |
3.4.2 制动件结构的尺寸和工程图绘制 | 第25-29页 |
3.5 用虚拟软件对目标进行模型复原 | 第29-31页 |
3.5.1 虚拟模型的建立 | 第29页 |
3.5.2 虚拟模型的装配组合 | 第29-30页 |
3.5.3 虚拟模型的材质渲染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虚拟现实技术在制作展示方案过程中的应用 | 第32-42页 |
4.1 织机工作过程的运动动画的制作 | 第32-34页 |
4.1.1 织机工作过程原理的确定 | 第32-33页 |
4.1.2 制作对应的运动动画 | 第33-34页 |
4.2 虚拟场景的建立 | 第34-35页 |
4.2.1 创建虚拟背景 | 第34-35页 |
4.2.2 优化虚拟场景 | 第35页 |
4.3 演示视频的制作 | 第35-37页 |
4.4 展示界面的设计 | 第37-40页 |
4.4.1 展示界面设计的规划研究 | 第37-39页 |
4.4.2 展示界面设计的内容 | 第39-40页 |
4.4.3 展示界面设计的实践过程 | 第40页 |
4.5 完成整个展示方案并发布 | 第4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5 对古代纺织机械的展示方案进行设计评价 | 第42-48页 |
5.1 设计评价的概括 | 第42页 |
5.2 设计评价的意义 | 第42页 |
5.3 设计评价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 第42-47页 |
5.3.1 模糊评价法 | 第43页 |
5.3.2 模糊评价的模型建立和使用 | 第43-4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