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听觉与视觉通道下的数字加工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23页
    1.1 数字加工理论模型第9-11页
        1.1.1 语义表征数字加工模型第9-10页
        1.1.2 非语义数字加工模型第10-11页
    1.2 SNARC 效应第11-19页
        1.2.1 SNARC 效应的发现第11-12页
        1.2.2 SNARC 效应的普遍性与灵活性第12-13页
        1.2.3 SNARC 效应的三个理论第13-15页
        1.2.4 SNARC 效应的基础神经机制第15-17页
        1.2.5 不同形式的 SNARC 效应第17-19页
    1.3 汉语的加工第19-23页
        1.3.1 汉语的听知觉第19-20页
        1.3.2 汉语的视知觉第20-23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第23-26页
    2.1 问题提出第23-24页
    2.2 研究意义第24页
    2.3 研究设计第24-26页
        2.3.1 实验设计第24-25页
        2.3.2 实验假设第25-26页
3 实验一听觉通道下汉语数字 SNARC 效应研究第26-32页
    3.1 实验目的第26页
    3.2 实验设计第26页
    3.3 方法第26-27页
        3.3.1 被试第26页
        3.3.2 实验材料第26页
        3.3.3 实验环境和设备第26页
        3.3.4 实验程序第26-27页
    3.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27-30页
    3.5 讨论第30页
    3.6 小结第30-32页
4 实验二视觉通道下与听觉通道下 SNARC 效应比较研究第32-40页
    4.1 实验目的第32页
    4.2 实验设计第32页
    4.3 方法第32-33页
        4.3.1 被试第32页
        4.3.2 实验材料第32页
        4.3.3 实验环境和设备第32页
        4.3.4 实验程序第32-33页
    4.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33-37页
        4.4.1 视觉通道下汉语数字的 SNARC 效应的验证第34-36页
        4.4.2 两种通道下 SNARC 效应的比较第36-37页
    4.5 讨论第37-39页
        4.5.1 视觉通道下汉语数字存在 SNARC 效应第37-38页
        4.5.2 听觉通道下与视觉通道下的汉语数字的 SNARC 效应模式类似,绩效有差异第38-39页
    4.6 小结第39-40页
5 总讨论第40-43页
    5.1 汉语数字的 SNARC 效应第40页
    5.2 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数字加工绩效比较第40-42页
    5.3 本体空间感觉对 SNARC 效应的影响第42-43页
6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43-44页
    6.1 结论第43页
    6.2 研究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附录第50-55页
后记第55-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专业大学生空间能力差异研究
下一篇:浅析海德格尔对物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