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电网光伏接纳能力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2 含间歇性能源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 | 第16-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含大规模间歇性能源的电网光伏接纳能力评估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光伏接纳能力计算原理 | 第19-23页 |
2.3 光伏接纳能力计算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2.3.1 目标函数 | 第23-25页 |
2.3.2 约束条件 | 第25-26页 |
2.4 应用拉格朗日松弛法仿真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2.4.1 仿真求解过程 | 第26-29页 |
2.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含大规模间歇性能源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多时间尺度调度总体思路 | 第33-41页 |
3.2.1 大电网智能调度基础 | 第33-36页 |
3.2.2 不同时间尺度调度计划对比 | 第36-38页 |
3.2.3 多时间尺度调度原理 | 第38-41页 |
3.3 多时间尺度调度模型 | 第41-44页 |
3.3.1 目标函数 | 第41-42页 |
3.3.2 约束条件 | 第42-44页 |
3.4 求解步骤 | 第44-46页 |
3.5 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含大规模间歇性能源的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调度仿真分析 | 第48-61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基本粒子群算法 | 第48-51页 |
4.2.1 粒子群算法的起源 | 第48页 |
4.2.2 基本粒子群算法原理 | 第48-51页 |
4.3 改进型粒子群算法 | 第51-53页 |
4.3.1 惯性权重的作用 | 第51-52页 |
4.3.2 改进型粒子群算法流程 | 第52-53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53-59页 |
4.4.1 算例描述 | 第53-55页 |
4.4.2 多时间尺度调度结果 | 第55-59页 |
4.5 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