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照明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照明情况现状 | 第10-11页 |
1.3 国外照明情况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照明灯具的研究 | 第14-32页 |
2.1 灯具的光源 | 第14-19页 |
2.1.1 高压钠灯与LED灯的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2.1.2 功率与光效 | 第16-17页 |
2.1.3 色温 | 第17-18页 |
2.1.4 显色指数 | 第18-19页 |
2.2 灯具的光性能指数 | 第19-24页 |
2.2.1 配光曲线 | 第19-22页 |
2.2.2 等照度曲线图 | 第22-23页 |
2.2.3 等亮度曲线图 | 第23-24页 |
2.3 灯具的构造 | 第24-26页 |
2.3.1 高压钠灯的构造 | 第24-25页 |
2.3.2 LED灯的构造 | 第25-26页 |
2.4 灯具的性能部件 | 第26页 |
2.5 灯具的材料及工艺 | 第26-29页 |
2.6 照明灯具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道路照明设计的研究与优化 | 第32-56页 |
3.1 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 第32-34页 |
3.2 影响道路照明的基本光度参数 | 第34-39页 |
3.2.1 路面平均亮度(L_(av)) | 第34页 |
3.2.2 路面照明均匀度 | 第34-36页 |
3.2.3 路面亮度均匀度 | 第36-37页 |
3.2.4 眩光限制 | 第37页 |
3.2.5 道路照明的诱导性 | 第37-38页 |
3.2.6 可见度 | 第38-39页 |
3.3 昆明市城市道路照明现状调查研究 | 第39-43页 |
3.3.1 昆明市城市道路照明现状 | 第39-40页 |
3.3.2 昆明市城市道路照明现状问题 | 第40-41页 |
3.3.3 昆明市城市道路照明控制的标准 | 第41-43页 |
3.3.4 昆明市城市道路照明规划目标 | 第43页 |
3.4 照明优化设计 | 第43-50页 |
3.4.1 路灯的布置方式及其优化 | 第43-46页 |
3.4.2 路灯安装高度的优化 | 第46-50页 |
3.4.3 路灯安装间距 | 第50页 |
3.5 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50-55页 |
3.5.1 TN-S接地系统及优化措施 | 第50-52页 |
3.5.2 照明控制系统及优化 | 第52-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及优化实例 | 第56-68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56页 |
4.2 项目概况 | 第56-58页 |
4.2.1 道路地理位置 | 第56-57页 |
4.2.2 道路照明现状 | 第57-58页 |
4.3 项目提升整治方案 | 第58-60页 |
4.3.1 项目总体方案说明 | 第58页 |
4.3.2 照明设计原则 | 第58-59页 |
4.3.3 照明标准 | 第59页 |
4.3.4 灯具选择 | 第59页 |
4.3.5 供电电源 | 第59页 |
4.3.6 供电方式 | 第59-60页 |
4.3.7 负荷计算 | 第60页 |
4.3.8 导线选型及导线敷设方式 | 第60页 |
4.4 照明设计具体实施方案 | 第60-65页 |
4.4.1 灯具的排列 | 第60-63页 |
4.4.2 照明优化设计 | 第63-65页 |
4.5 优化总结 | 第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五章 城市照明规划与照明节能的研究 | 第68-78页 |
5.1 我国城市照明规划 | 第68-71页 |
5.1.1 我国城市照明规划的发展与现状 | 第68页 |
5.1.2 我国城市照明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68-69页 |
5.1.3 未来我国城市照明的总体规划 | 第69-71页 |
5.2 昆明市城市照明规划 | 第71-73页 |
5.2.1 昆明市照明规划的发展 | 第71页 |
5.2.2 昆明市照明规划的现状 | 第71-72页 |
5.2.3 昆明市城市照明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72页 |
5.2.4 未来昆明市照明的总体规划 | 第72-73页 |
5.3 城市照明规划中节能的研究 | 第73-75页 |
5.3.1 城市照明规划中的节能现状 | 第73-74页 |
5.3.2 城市照明规划的节能措施 | 第74-75页 |
5.3.3 昆明市照明规划节能的措施 | 第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