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abs3-1D逆转突变体的筛选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细胞的内膜系统第11-13页
        1.1.1 内膜系统总述第11页
        1.1.2 质膜第11页
        1.1.3 内质网第11-12页
        1.1.4 液泡第12页
        1.1.5 高尔基复合体第12页
        1.1.6 内体第12-13页
    1.2 荧光蛋白第13-16页
        1.2.1 绿色荧光的发现和发展第13页
        1.2.2 红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发展第13-15页
        1.2.3 荧光蛋白的应用第15页
        1.2.4 mScarlet的理化性质以及合成路线第15-16页
    1.3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2.1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思路第16-17页
            1.3.2.2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构建及瞬时表达第17页
            1.3.2.3 黑暗碳饥饿体系中拟南芥abs3-1D逆转突变体的筛选第17-18页
第二章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思路第18-25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材料及方法第18-21页
        2.2.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2.1.1 实验中用到的载体第18页
            2.2.1.2 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第18-19页
            2.2.1.3 实验中用到的溶液第19页
            2.2.1.4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第19页
            2.2.1.5 实验中用到的数据库和软件第19页
        2.2.2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2.2.1 mScarlet与mRFP、mCherry序列的获取第19-20页
            2.2.2.2 mScarlet与mRFP、mCherry的蛋白序列比对第20页
            2.2.2.3 不同荧光蛋白理化参数的比较及荧光蛋白的选择第20页
            2.2.2.4 定位基因的选择第20-2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2.3.1 mScarlet与mRFP、mCherry的蛋白序列比对第21-22页
        2.3.2 不同荧光蛋白理化参数的比较及荧光蛋白的选择第22页
        2.3.3 定位基因的选择第22-24页
    2.4 讨论第24-25页
第三章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转化第25-39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材料及方法第25-34页
        3.2.1 实验材料第25-31页
            3.2.1.1 本实验中用到的植物材料第25页
            3.2.1.2 本实验中用到的载体第25-26页
            3.2.1.3 本实验中用到的引物第26-27页
            3.2.1.4 本实验中用到的菌株第27页
            3.2.1.5 本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第27页
            3.2.1.6 本实验中用到的溶液第27-30页
            3.2.1.7 本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第30页
            3.2.1.8 本实验中用到的数据库和软件第30-31页
        3.2.2 实验方法第31-34页
            3.2.2.1 拟南芥植物培养第31页
            3.2.2.2 制备拟南芥cDNA第31页
            3.2.2.3 定位基因的克隆及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1-32页
            3.2.2.4 高浓度质粒的制备及质粒浓度的测量与调整第32-33页
            3.2.2.5 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制备和瞬时转化第33-3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3.3.1 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亚细胞定位第34-35页
            3.3.1.1 N端融合GFP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35页
            3.3.1.2 N端融合GFP表达载体在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的结果第35页
        3.3.2 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亚细胞定位第35-38页
            3.3.2.1 N端融合mCherry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36页
            3.3.2.2 N端融合mCherry表达载体在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的结果第36页
            3.3.2.3 N端融合mScarlet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37页
            3.3.2.4 N端融合mScarlet表达载体在原生质体中瞬时表达的结果第37-38页
    3.4 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黑暗碳饥饿体系中abs3-1D逆转突变体的筛选第39-48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材料及方法第39-44页
        4.2.1 实验材料第39-41页
            4.2.1.1 本实验中用到的植物材料第39页
            4.2.1.2 本实验中用到的试剂第39页
            4.2.1.3 本实验中用到的溶液第39-40页
            4.2.1.4 本实验中用到的仪器第40页
            4.2.1.5 本实验中用到的软件第40-41页
        4.2.2 实验方法第41-44页
            4.2.2.1 abs3-1D的EMS诱变第41页
            4.2.2.2 种子表面消毒第41页
            4.2.2.3 拟南芥植物培养第41-42页
            4.2.2.4 可能的逆转突变体的筛选第42-43页
            4.2.2.5 筛选得到可能的逆转突变体的遗传背景纯化第43-4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4-47页
        4.3.1 黑暗碳饥饿体系筛选逆转突变体第44-46页
        4.3.2 逆转突变体筛选进程第46-47页
    4.4 讨论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5.1 本研究结果与结论第48页
        5.1.1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思路第48页
        5.1.2 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瞬时转化第48页
        5.1.3 黑暗碳饥饿体系中abs3-1D逆转突变体的筛选第48页
    5.2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第54-63页
缩略词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芦丁降解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催化机制分析
下一篇:根瘤菌中融合基因与分裂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