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与分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基于传统方法的车道线检测第10-11页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第11-12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2-13页
        1.3.1 研究目标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2章 数据采集与硬件平台设计第14-24页
    2.1 数据集采集与标注第14-17页
        2.1.1 数据集采集第14-15页
        2.1.2 grid标注法第15-17页
        2.1.3 数据集组成第17页
    2.2 数据预处理第17-20页
        2.2.1 ROI提取第17-18页
        2.2.2 图片缩放第18-19页
        2.2.3 图片翻转第19-20页
    2.3 新能源无人驾驶平台第20-21页
    2.4 视觉处理平台设计第21-23页
        2.4.1 相机选型第21页
        2.4.2 TX2平台环境搭建第21-23页
    2.5 本章小节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多任务神经网络的车道线检测与分类第24-36页
    3.1 基础网络第24-26页
        3.1.1 AlexNet第24-25页
        3.1.2 ZFNet第25-26页
        3.1.3 VGGNet第26页
    3.2 网络模型第26-29页
        3.2.1 多任务结构第26-28页
        3.2.2 新的数据层第28-29页
    3.3 网络压缩第29-32页
    3.4 网络训练与结果可视化第32-35页
        3.4.1 实验参数第32页
        3.4.2 结果可视化与分析第32-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基于改进DBSCAN和最小二乘法的车道线拟合第36-48页
    4.1 种子点采样第36-40页
        4.1.1 快速傅里叶种子点采样第36-39页
        4.1.2 滑动窗口种子点采样第39-40页
    4.2 逆透视变换第40-43页
    4.3 车道线聚类与拟合实验第43-47页
        4.3.1 车道线聚类第43-46页
        4.3.2 车道线拟合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8-55页
    5.1 算法评价标准第48-49页
    5.2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49-53页
        5.2.1 Caltech数据集第49-51页
        5.2.2 图森数据集第51-52页
        5.2.3 西安交大数据集第52页
        5.2.4 校园数据集第52-53页
    5.3 速度分析与TX2平台测试第53-54页
        5.3.1 网络速度与运行时内存占用分析第53-54页
        5.3.2 后处理时间分析第54页
        5.3.3 TX2平台测试第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总结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合WLAN和多传感器的室内位置指纹定位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并联机构的汽车覆盖件冲压线上下料机器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