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2.1 汽车轻量化设计 | 第12-14页 |
1.2.2 课题的选题依据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汽车侧撞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B柱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B柱惯性矩模型的算法研究 | 第21-35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B柱的设计研究 | 第21-23页 |
2.2.1 B柱的结构特点 | 第21-22页 |
2.2.2 B柱的性能要求 | 第22-23页 |
2.3 B柱设计问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2.3.1 传统的B柱设计流程 | 第23-24页 |
2.3.2 改进的B柱设计流程 | 第24-25页 |
2.4 B柱惯性矩分布算法研究 | 第25-32页 |
2.4.1 B柱惯性矩分布基本理论 | 第25-27页 |
2.4.2 B柱惯性矩分布基本算法 | 第27-29页 |
2.4.3 B柱惯性矩分布CAD模型 | 第29-30页 |
2.4.4 B柱惯性矩分布FEA模型 | 第30-32页 |
2.5 B柱惯性矩分布算法性能验证 | 第32-33页 |
2.6 B柱惯性矩分布算法应用 | 第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汽车车身B柱的设计研究 | 第35-52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车身中的B柱研究 | 第35-39页 |
3.2.1 车身中的B柱结构 | 第35-36页 |
3.2.2 车身中的B柱材料 | 第36-38页 |
3.2.3 车身中的B柱性能 | 第38-39页 |
3.3 车身中的B柱FEA模型 | 第39-47页 |
3.3.1 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3.3.2 壳单元理论 | 第41-43页 |
3.3.3 建模及有限元软件介绍 | 第43-45页 |
3.3.4 B柱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5页 |
3.3.5 B柱总体结构 | 第45-46页 |
3.3.6 定义材料特性 | 第46页 |
3.3.7 确定单元类型和划分网格 | 第46-47页 |
3.4 车身中的B柱性能验证 | 第47-50页 |
3.4.1 样本选取 | 第47-48页 |
3.4.2 有限元性能验证 | 第48-50页 |
3.5 车身中的B柱算法应用 | 第50页 |
3.6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车身B柱的CAD/CAE系统 | 第52-65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总体设计方案 | 第52页 |
4.2.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2页 |
4.2.2 总体设计方案 | 第52页 |
4.3 B柱TRB内板CAD建模模块 | 第52-61页 |
4.3.1 基于UG的B柱TRB内板建模理论基础 | 第52-55页 |
4.3.2 基于UG的B柱TRB内板建模开发流程 | 第55-57页 |
4.3.3 基于UG的B柱TRB内板建模的功能实现 | 第57-61页 |
4.4 B柱TRB内板CAE分析模块 | 第61-64页 |
4.4.1 分析模块详细流程设计 | 第61-62页 |
4.4.2 程序界面 | 第62页 |
4.4.3 通过注册表设置ANSYS | 第62-63页 |
4.4.4 设置程序与ANSYS连接接 | 第63页 |
4.4.5 生成并执行APDL文件 | 第63-64页 |
4.4.6 后处理 | 第64页 |
4.5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