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流场测量技术 | 第10-11页 |
1.2 DPIV技术的简介 | 第11-12页 |
1.3 DPIV技术的互相关算法 | 第12-17页 |
1.3.1 空间域互相关算法 | 第12-14页 |
1.3.2 频域互相关算法 | 第14-16页 |
1.3.3 图像互相关诊断 | 第16-17页 |
1.4 DPIV技术的前景 | 第17-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论文创新点及具体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LE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22-28页 |
2.1 LED技术背景及发展 | 第22-23页 |
2.1.1 LED技术背景 | 第22页 |
2.1.2 LED光源的发展 | 第22-23页 |
2.2 LED的优缺点 | 第23-24页 |
2.3 LED驱动介绍 | 第24-26页 |
2.3.1 LED驱动理论 | 第24页 |
2.3.2 LED驱动原理 | 第24-25页 |
2.3.3 LED驱动的分类 | 第25-26页 |
2.3.4 LED驱动的特点 | 第26页 |
2.4 LED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LED-DPIV系统设计 | 第28-44页 |
3.1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LED-DPIV光源设计 | 第29-37页 |
3.1.1 LED作为DPIV系统的照明光源 | 第30页 |
3.1.2 LED脉冲数量的选择 | 第30-31页 |
3.1.3 光源模块的硬件选择和电路设计 | 第31-37页 |
3.2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LED-DPIV图像采集模块设计 | 第37-41页 |
3.2.1 图像采集模块光谱分离和CCD准确定位 | 第37-39页 |
3.2.2 图像采集系统示踪粒子的选择 | 第39-40页 |
3.2.3 待测流场系统搭建 | 第40-41页 |
3.3 DPIV系统子模块的硬件连接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光源模块的测试与流场实验 | 第44-60页 |
4.1 光源模块测试 | 第44-54页 |
4.1.1 光源测试理论依据 | 第44页 |
4.1.2 STM32时序控制模块测试 | 第44-46页 |
4.1.3 LED光信号测试 | 第46-50页 |
4.1.4 LED合束系统测试 | 第50-54页 |
4.2 流场实验 | 第54-59页 |
4.2.1 粒子图像采集 | 第54-57页 |
4.2.2 粒子图像处理 | 第57-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基于自适应有限差分的错误矢量检测与修复方法研究 | 第60-82页 |
5.1 错误矢量理论及检测修复算法背景 | 第60-61页 |
5.1.1 错误矢量理论介绍 | 第60页 |
5.1.2 传统错误矢量的检测和修复算法介绍 | 第60-61页 |
5.1.3 错误矢量检测与修复新算法 | 第61页 |
5.2 自适应有限差分的错误矢量检测与修复方法研究 | 第61-69页 |
5.2.1 阶数自适应的有限差分算法基础 | 第61-63页 |
5.2.2 A矩阵的特征值的简化算法 | 第63-66页 |
5.2.3 多维计算 | 第66-67页 |
5.2.4 权重计算 | 第67-69页 |
5.3 实验与结果 | 第69-81页 |
5.3.1 利用不同阶数的有限差分来运作DCT-PLS的特性研究 | 第71-73页 |
5.3.2 利用平滑参数分类流场 | 第73-74页 |
5.3.3 本文所述方法修复错误矢量的效果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 第74-80页 |
5.3.4 计算耗时 | 第80页 |
5.3.5 讨论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总结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88-90页 |
1. 发表论文情况 | 第88页 |
2. 参加科研情况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