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迟子建游牧心态的演进过程及其特质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在跨文化的生存体验中形成独特的游牧心态 | 第12-17页 |
第二节 游牧心态的特质——开放性和包容性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游牧心态的文本呈现之一——对乡村和都市的双重透视 | 第19-34页 |
第一节 都市映照下的乡村——诗意与恶俗并存 | 第20-27页 |
第二节 带着乡村记忆的都市——冷漠与温情同在 | 第27-34页 |
第三章 游牧心态的文本呈现之二——伫立边地,书写异族文化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对东北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 第34-37页 |
第二节 东北本土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交相辉映 | 第37-43页 |
第四章 游牧心态的价值考量 | 第43-49页 |
第一节 游牧心态之于人生——自我疗救和对读者的启示作用 | 第43-46页 |
第二节 游牧心态之于创作——弥补文坛的缺失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