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9-13页 |
1.2.1 限售股含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1.2.2 IPO限售股解禁的特点 | 第10-11页 |
1.2.3 IPO限售股解禁规模 | 第11-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2 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不足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5-17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5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5.3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16-17页 |
2 成熟市场限售股解禁做法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成熟市场限售股解禁与减持的相关做法 | 第17-19页 |
2.1.1 美国的相关规定 | 第17页 |
2.1.2 香港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2.1.3 英国的相关规定 | 第18页 |
2.1.4 成熟市场限售股减持经验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2页 |
2.2.1 托宾Q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价格压力理论 | 第20-22页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3页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3页 |
2.4 国内各券商对限售股解禁的研究 | 第23-24页 |
2.5 国内关于限售股解禁的相关政策 | 第24-25页 |
3 研究框架 | 第25-32页 |
3.1 样本选择方法 | 第2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3.2.1 事件研究法概述 | 第25-26页 |
3.2.2 本文事件窗口的选择 | 第26-27页 |
3.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3.3.1 累计超额收益率概述 | 第27页 |
3.3.2 累计超额收益率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28-32页 |
3.4.1 IPO限售股实际减持的相关假设 | 第29-30页 |
3.4.2 投资者对IPO限售股解禁的心理恐惧相关假设 | 第30-32页 |
4 IPO限售股解禁的股价效应实证分析 | 第32-45页 |
4.1 变量说明 | 第32-34页 |
4.1.1 因变量的设计 | 第32页 |
4.1.2 自变量的设计 | 第32-34页 |
4.2 (-6,9)事件窗口的统计描述 | 第34-36页 |
4.2.1 分组说明 | 第34-35页 |
4.2.2 各变量对股价效应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4.3 解禁日前后分阶段股价效应回归分析 | 第36-39页 |
4.4 上涨行情和下跌行情限售股解禁股价效应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4.5 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4.5.1 描述性统计量及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4.5.2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5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第45-4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5.2.1 改革我国的IPO发行制度 | 第46页 |
5.2.2 完善限售股解禁的相关政策 | 第46-47页 |
5.2.3 国资委应当严格监督国有股的减持行为 | 第47页 |
5.2.4 考虑对限售股减持获利征收资本利得税 | 第47-48页 |
附录:插图及表格清单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