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粉煤灰合成沸石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我国水体有机污染现状第13-15页
        1.1.1 水体有机污染的形成第13页
        1.1.2 水体有机污染的现状及危害第13-14页
        1.1.3 水中有机污染物分类第14-15页
    1.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第15-19页
        1.2.1 生物强化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第15-16页
        1.2.2 化学氧化法第16页
        1.2.3 吸附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第16-19页
    1.3 有机改性沸石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与应用第19-22页
        1.3.1 沸石的结构特性及理化特征第19-20页
        1.3.2 沸石有机改性的方法及机理第20-21页
        1.3.3 有机改性沸石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第21-22页
    1.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目的第23-31页
    2.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23-24页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2.3 研究内容第25-27页
    2.4 技术路线第27页
    2.5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第27-31页
        2.5.1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5.2 实验试剂第28-31页
第三章 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有机改性第31-46页
    3.1 前言第31页
    3.2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31-34页
        3.2.1 沸石的合成第31页
        3.2.2 合成沸石对无机阴阳离子的吸附特性第31-32页
        3.2.3 沸石的有机改性第32页
        3.2.4 材料的表征第32-33页
        3.2.5 有机改性沸石HDTMA 负载量测定第33-34页
        3.2.6 改性有机沸石稳定性试验第34页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34-44页
        3.3.1 粉煤灰合成沸石第34-36页
        3.3.2 粉煤灰合成沸石对无机阴阳离子的吸附特性第36-39页
        3.3.3 粉煤灰合成沸石的有机改性第39-43页
        3.3.4 有机改性合成沸石的稳定性试验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合成沸石对阳离子有机污染物吸附的研究第46-57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46-48页
        4.2.1 粉煤灰及其合成沸石对亚甲蓝吸附能力的比较试验第46-47页
        4.2.2 pH 对合成沸石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第47页
        4.2.3 盐度对合成沸石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第47页
        4.2.4 温度对合成沸石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第47-48页
        4.2.5 合成沸石再生试验第48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4.3.1 三种粉煤灰及其合成沸石对亚甲蓝的等温吸附线第48-50页
        4.3.2 三种粉煤灰合成沸石及其改性沸石对亚甲蓝的等温吸附线第50-51页
        4.3.3 三种合成沸石对亚甲蓝吸附的最佳投加量第51-52页
        4.3.4 pH 对三种合成沸石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第52-53页
        4.3.5 盐度对三种合成沸石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第53-54页
        4.3.6 温度对合成沸石吸附亚甲蓝的影响第54页
        4.3.7 合成沸石对亚甲蓝吸附的再生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合成沸石对阴离子有机污染物吸附的研究第57-67页
    5.1 前言第57-58页
    5.2 实验内容及方法第58-59页
        5.2.1 粉煤灰合成沸石改性前后对腐殖酸钠吸附能力的比较试验第58页
        5.2.2 pH 对改性沸石吸附腐殖酸钠的影响第58-59页
        5.2.3 盐度对改性沸石吸附腐殖酸钠的影响第59页
        5.2.4 温度对改性沸石吸附腐殖酸钠的影响第59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5.3.1 三种合成沸石改性前后腐殖酸钠等温吸附线第59-60页
        5.3.2 三种改性合成沸石腐殖酸钠吸附的平衡时间第60-61页
        5.3.3 三种改性合成沸石对腐殖酸钠吸附的最佳投加量第61-62页
        5.3.4 pH 对三种改性沸石吸附腐殖酸钠的影响第62-63页
        5.3.5 盐度对三种改性沸石吸附腐殖酸钠吸附的影响第63-64页
        5.3.6 三种改性沸石对腐殖酸钠吸附的温度影响第64-65页
        5.3.7 改性沸石对腐殖酸钠吸附机理的探讨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合成沸石对可阴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吸附的研究第67-96页
    6.1 前言第67页
    6.2 试验内容及方法第67-71页
        6.2.1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苯酚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67-68页
        6.2.2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对氯酚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68-69页
        6.2.3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双酚A 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69-70页
        6.2.4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2,4-二氯酚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70-71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1-94页
        6.3.1 粉煤灰沸石改性前后苯酚吸附能力比较第71-77页
        6.3.2 粉煤灰沸石改性前后对氯酚吸附能力比较第77-82页
        6.3.3 粉煤灰沸石改性前后双酚A 吸附能力比较第82-87页
        6.3.4 粉煤灰沸石改性前后2,4-二氯酚吸附能力比较第87-92页
        6.3.5 改性粉煤灰合成沸石对不同有机污染物吸附规律探讨第92-94页
    6.4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七章 合成沸石对非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吸附的研究第96-104页
    7.1 前言第96页
    7.2 实验内容和方法第96-98页
        7.2.1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萘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96-97页
        7.2.2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苯胺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97页
        7.2.3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硝基苯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97-98页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8-102页
        7.3.1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萘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98-99页
        7.3.2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硝基苯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99-101页
        7.3.3 粉煤灰合成沸石有机改性前后苯胺吸附能力试验比较第101页
        7.3.4 改性粉煤灰合成沸石对非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吸附规律探讨第101-102页
    7.4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104-106页
    8.1 研究结论第104-105页
    8.2 研究展望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汗和热处理改善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果实贮藏特性的机理
下一篇:高黎贡山狼蛛科蜘蛛分类学研究